下到危坡斗处泥,旁临崩岸仄边溪。
不须杜句能驱疟,只诵长峰遣闷诗。

【注释】

下到危坡:指诗人从高处走下来。斗:山涧。泥:指山涧中的泥土。仄边溪,指水流湍急的岸边溪流。

不须、只诵:都是说不必。杜句,指杜甫的诗。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上句“下到危坡”是说诗人从高处走下来,而下句则是说诗人走到山涧边的陡坡上。“斗处”即山涧边。“泥”是湿泥。“崩岸”是指山涧边陡峭的河岸。“仄边溪”是指水流湍急的岸边溪流。这两句写诗人在险峻的山坡和山涧边陡岸上行走的艰难情景。下句“旁临崩岸仄边溪”,与上句“下到危坡斗处泥”相对应,说明诗人是在山间小路上行进。

第三句“不须杜句能驱疟”,是说不必引用杜甫诗句就能消除疟疾。杜甫曾写过《早梅》一诗:“天寒翠萼试花时,云露霜风稍觉悲。直犯铁衣成远望,也胜死灰笼夜台。”意思是说,即使天寒地冻,也要像梅花那样迎霜傲雪,不畏艰险,去争取美好事物。这里借用杜甫的诗句,是为了表达作者不畏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最后一句“只诵长峰遣闷诗”,是说只要诵读这首《过长峰径遇雨遣闷十绝句》就可以了。这首诗是李白在游历名胜古迹时,触景生情而作的。诗中描写了诗人游览长峰时遇到的险境和所受到的感染,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慨。

【译文】

我来到高高的山坡上走下,来到山涧边陡坡上的泥泞里;

旁边有悬崖峭壁的岸边,水流湍急的溪流就在边上。

用不着引用杜甫的诗句来驱除疟疾,只需背诵李白的诗篇来排遣闷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