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
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
【注释】
德寿宫:即兴圣宫。
羯鼓:古代胡地乐器,用羊皮做鼓面。此处泛指军乐。催:催促,催促春天来临。
牡丹:花之富贵者,故称牡丹为“国色天香”。
芍药:古来以牡丹、芍药并称,此诗中亦用之,因牡丹是花中之王,故称其为“花王”。
蔷薇:蔷薇花,又名木香,古人认为其可辟邪,故又称“避邪花”。
都向千官帽上开:意思是说牡丹、芍药、蔷薇等花卉全都盛开在皇帝的帽子上。
【赏析】
此诗是宋太宗赵光义为庆祝生日而作。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到来时万紫千红的美景,同时通过赞美牡丹的富贵和美丽,隐喻了皇帝的高贵地位。
首句“春色何须羯鼓催”,直接点明主题——春天的到来无需外力推动,自有其自然规律。接着,诗人转而赞美春天的到来,指出春天的到来并非需要外界的力量来推动,而是自然而然地降临到大地之上。这一句既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爱,又暗示了春天的到来是自然界的一种规律。
诗人将春天的美好景象与宫廷中的花卉联系起来,指出春天的到来使得牡丹、芍药、蔷薇等花卉都绽放得格外绚丽。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更通过对宫廷中花卉的描述,展现了皇帝的权威和地位。同时,这句中的“都向千官帽上开”也寓意着皇帝的智慧和才能如同春天一般,能够引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
诗人通过对春天的到来及其带来的美好景象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重要性。他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和美丽景色,更通过赞美春天的来临,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宋太宗赵光义作为一位英明君主的形象,他的智慧和才能如同春天一样,为国家带来了繁荣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