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山林总解行,一层送了一层迎。
天公收却春风面,拈出酸寒水墨屏。
【注释】
两岸:指长江中下游的两岸。
总解行:即“总相知”。
一层送了一层迎:指从江面到对岸,每层都有山。
天公收却春风面:春风吹过水面,把水吹皱了。
拈出:形容写出。
酸寒水墨屏:用水墨画出冬天的景色,如冰雪、枯树等。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淳熙八年(1189)至九年,在福建任提点刑狱公事时所作,共六首。这是第一首。
首句“两岸山林总解行”,说两岸的山水都是可以通行的。这里,“解”字很关键。“总”、“解”相对,有总括的意思,也有通晓、熟悉的意思。诗人由自己熟悉的江南,来到陌生的闽西山区,感到陌生和生疏,但很快就适应了环境,觉得两岸的山水都是可以通行的。这里的“总解行”,既是实写,也是虚写,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第二句“一层送了一层迎”,写从江面上看两岸的山。诗人由上往下看,只见层层叠叠的山峦;而由下往上看,又似乎只有一层山。这既表现了诗人初来乍到时的惊奇与喜悦,也表现了诗人对闽西山川的热爱。这种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事物所得的不同感觉,是此诗的一大特色。
第三句“天公收却春风面”,说春天的风已经收走了。这句中的关键词是“收却”。这里的“收却”并非真的收回了春天,而是将春天的景象收进了画里。诗人由江上行舟,见江面的水波荡漾,仿佛春风拂面,不禁赞叹不已。这里的“春风面”是实指,也是虚指,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最后两句“拈出酸寒水墨屏”,意思是说,他用水墨画出了冬天的景色。这里的“酸寒”,既指冬天的水冷得令人发酸发寒,也比喻诗人内心的凄凉孤独。而“水墨屏”则是指画家用的纸。在这里,诗人将水墨画画比作冬天,既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冬日的寒冷,又表达了自己的心境,既有实感,又有虚情。
此诗通过作者在闽西山区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此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