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高峰巧避人,旋生云雾半腰横。
纵然遮得青苍面,玉塔双尖分外明。

【注释】庚戌:即元丰七年,宋神宗熙宁九年。十首:十首诗。西湖:今称杭州西湖。约同舍:与同窗好友约游西湖。

译文:北高峰、南高峰巧避开人群,云雾缭绕半腰间盘旋上升。即使遮挡了青翠的山色,玉塔尖儿分外明亮耀眼。

赏析:此诗为苏轼《庚戌正月三日雪后同人步自孤山赠刘景文》组诗中的第三首。诗人在元丰八年(1085)十二月二十八日到二十九日于杭州作此诗,当时作者任杭州通判。此诗描绘了北高峰和南高峰的奇丽风光。

首句写两峰高耸入云,巍峨峻拔,“南北高峰”是说两峰东西对峙,如南北两方的高峰。“巧避人”,巧妙地避开了游人。这一句是写山的高峻,也含有“天造地设”的意思,突出了山的雄伟。

次句写山峰上云雾缭绕,半腰间盘旋上升。用“旋生”二字,形容云雾之快而大,形象生动,使人感到仿佛置身于云雾之中。“绕”字,写出了云雾缭绕的景象,使人感到山峰之高。

三、四句写山峰之上,虽被云雾遮住青苍的山顶,但玉塔双尖却分外明亮。这两句诗既写到了山,又写了塔。“纵然”二字,写出了云雾虽然遮住了山的青苍面,但那玉塔双尖却仍能分外明亮耀眼。

全诗写山写塔,以“南北高峰”为主,同时兼写玉塔,结构严谨,层层推进,层次分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