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荼糜恨杀人,野花香里度芳晨。
寄笺为报东皇道,不理今年一个春。

【注释】荼𧃲:野草名。寄笺:写诗寄去。东皇:东方的神灵主宰春天的神。

【赏析】

这首诗是说,不认识荼𧃲的人恨它,荼𧃲在香花中度过芳晨;寄诗给神祇,希望今年春来时荼𧃲已枯死。

首句“不识荼𧃲恨杀人”,是诗人对荼𧃲有误解的遗憾。荼𧃲是一种野草,人们并不认识。这种野草长着美丽的花朵,开在香花丛中,颜色鲜艳,非常惹人喜爱。可是,当人们不知道它是什么,把它当成荼𧃲采摘下来时,就会感到惋惜,恨它破坏了美丽的春景,甚至会因此感到伤心。所以,诗人说“恨杀人”。第二句“野花香里度芳晨”,是写荼𧃲的美丽。荼𧃲的花虽然美丽,但并不受人欢迎。因为荼𧃲是杂草,人们不会把荼𧃲作为观赏植物而加以珍爱。不过,尽管荼𧃲被人讨厌,但它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能在野花丛中生长得很好,还能开花。所以,“度芳晨”就表明荼𧃲在早晨开花,为春天增添了生气。第三句“寄笺为报东皇道”,是说诗人要向掌管春天的神祇写信,请求他不要破坏荼𧃲的美丽。诗人希望荼𧃲能够继续生长,不要被破坏掉。第四句“不理今年一个春”,是说荼𧃲已经长成了,神祇不再理它了。诗人希望荼𧃲能继续生长下去,不要被破坏。

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对荼𧃲的喜爱和惋惜之情。荼𧃲虽然美丽,但被人讨厌,它的生命力却很强大,可以在野花丛中生长得很好。诗人要向掌管春天的神祇写信,请求他不要破坏荼𧃲的美丽。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美好事物的珍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