甑头云子喜尝新,红嚼桃花白嚼银。
笑杀官人浪欢喜,村人残底到官人。
【注释】
甑头:古代炊具,用陶土制成,上面有孔,可以蒸食物。云子:指云母石。尝新:品尝新收的食物。红嚼:红色的山果、野果或红色食品。银:白色的山果、野果或白色食品。残底:剩下的东西。官人:旧时对官吏的称呼。
【译文】
初秋时节,我闲来无事,便戏作了一首《山居杂兴》俳体诗十二解。
云母石制成的炊具上放满了新鲜的山果和野果,红艳如火,洁白如玉,吃起来味道鲜美无比。
官员们看见这等美味佳肴,一个个高兴得手舞足蹈,欢呼雀跃。可是,村中那些贫穷的人们却只有一些残羹冷炙可吃,只能勉强充饥,而没有一点余味。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闲来无事之时所作。他以“戏作”为题,写出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贫富差距的看法。《山居杂兴》是唐宋时期诗人常用的一种题材,多咏山水,写隐逸生活,表达作者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淡泊名利的生活理想。
首句写景,“甑头云子喜尝新”,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云母石制成的炊具上放满了新鲜的山果和野果,红艳如火,洁白如玉,吃起来味道鲜美无比。
第二句写情,“红嚼桃花白嚼银”,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他赞美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三句写意,“笑杀官人浪欢喜”,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贫富差距的看法。官员们看见这等美味佳肴,一个个高兴得手舞足蹈,欢呼雀跃。可是,村中那些贫穷的人们却只有一些残羹冷炙可吃,只能勉强充饥,而没有一点余味。
整首诗语言朴实生动,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的强烈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