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阔水不聚,分为三五滩。
遂令客子舟,上滩一一难。
小沙已成洲,大洲已成山。
山有树百尺,树围屋数间。
水底复生洲,沙湿犹未干。
从此洲愈多,安得水更宽。
忆从严陵归,水落不能湍。
拖以数童仆,折却十竹竿。
今兹过吾舟,念昔犹胆寒。

柴步滩

江阔水不聚,分为三五滩。

遂令客子舟,上滩一一难。

小沙已成洲,大洲已成山。

山有树百尺,树围屋数间。

水底复生洲,沙湿犹未干。

从此洲愈多,安得水更宽。

忆从严陵归,水落不能湍。

拖以数童仆,折却十竹竿。

今兹过吾舟,念昔犹胆寒。

注释:

  1. 柴步滩:位于长江中游的荆州一带,是长江三峡之一。
  2. 江阔水不聚:指长江的水势宽阔,水流分散,无法汇聚成一片。
  3. 分为三五滩:指长江中的三座小滩被江水冲刷成了五座。
  4. 遂令客子舟:指船只因江面狭窄而难以行驶,使得旅人在船上停留的时间变得很长。
  5. 上滩一一难:指每一次上船都感到困难重重,难以前行。
  6. 小沙已成洲:指长江中的泥沙逐渐沉积,形成了一些小岛。
  7. 大洲已成山:指这些岛屿在长期的水流冲击下,逐渐变成了一座座小山。
  8. 山有树百尺,树围屋数间:指这些山上的树木高达百尺,树干周围可以容纳几间房屋。
  9. 水底复生洲,沙湿犹未干:指在江底又生长出了新的小岛,但这些小岛仍然湿润,还未完全干涸。
  10. 从此洲愈多,安得水更宽:指随着这些小岛的增加,江水变得更加狭窄,难以航行。
  11. 忆从严陵归,水落不能湍:指回忆从前从严陵(今江西鹰潭)回程时,由于水位降低,水流变得湍急。
  12. 拖以数童仆,折却十竹竿:形容当时为了赶路,不得不拖着几个仆人,折断了十根竹子。
  13. 今兹过吾舟,念昔犹胆寒:指如今自己乘坐着小船经过柴步滩时,回想起过去的经历仍然感到胆战心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柴步滩的自然景观和作者在此地的经历。首句“江阔水不聚”,形象地勾勒出江面辽阔但水流分散的特点;接着“分为三五滩”,进一步描述了江面上的三个小滩是如何被江水冲刷成五个的。然后“遂令客子舟,上滩一一难”,表达了船只在此地行驶困难,每次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写沙滩、小岛、山峰等自然景观,展现了柴步滩的美丽景色。然而,最后两句“从此洲愈多,安得水更宽”则反映了江流日益狭窄的状况,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变化无常。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情感丰富真挚,充分展示了诗人对柴步滩自然风光的喜爱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