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山高三万尺,下插浏江上撞日。
柳下和风百世师,有孙避地来筑室。
奕叶隐居三百年,栽桃种杏今满川。
当家相传一破砚,此外文字九千卷。
旄头毕方书散亡,维仲明父再耿光。
木叶衣裳野蕨肠,牙签玉轴还堆床。
更于山下起高阁,竹户松窗照林壑。
阁上诸郎夜诵声,太一真人降云鹤。
向来有子中文科,泮宫弹琴咏菁莪。
柳氏门闾人刮目,仲明依旧一渔蓑。
云居山高三万尺,下插浏江上撞日。
柳下和风百世师,有孙避地来筑室。
奕叶隐居三百年,栽桃种杏今满川。
当家相传一破砚,此外文字九千卷。
旄头毕方书散亡,维仲明父再耿光。
木叶衣裳野蕨肠,牙签玉轴还堆床。
更于山下起高阁,竹户松窗照林壑。
阁上诸郎夜诵声,太一真人降云鹤。
向来有子中文科,泮宫弹琴咏菁莪。
柳氏门闾人刮目,仲明依旧一渔蓑。
注释与翻译
1. 云居山高三万尺,下插浏江上撞日。
注释: 描绘了云居山的雄伟壮观,其高度直插云霄,仿佛在江面上撞击太阳。
2. 柳下和风百世师,有孙避地来筑室。
注释: 描述了柳树之下风和日丽,是百世师表的典范之地,有后代子孙躲避战乱来到这里建立家园。
3. 奕叶隐居三百年,栽桃种杏今满川。
注释: 家族世代隐居,历经三百年,现在山上布满桃杏树,景色宜人。
4. 当家相傅一破砚,此外文字九千卷。
注释: 家中仅有一件破旧的砚台,其他书籍堆积如山,反映出家族虽不富裕但藏书极多。
5. 旄头毕方书散亡,维仲明父再耿光。
注释: 古代传说中的旄牛之角能占卜吉凶,而毕方鸟则象征智慧和力量,此处比喻家族的智慧和声望再次闪耀。
6. 木叶衣裳野蕨肠,牙签玉轴还堆床。
注释: 描述家中的生活简朴,只有树叶和野菜作衣,书架上摆满了珍贵的书籍。
7. 更于山下起高阁,竹户松窗照林壑。
注释: 在山脚下建起了高大的阁楼,窗户用竹和松木建造,让自然美景映入眼底。
8. 阁上诸郎夜诵声,太一真人降云鹤。
注释: 夜晚阁楼上的书生们读书的声音清晰可闻,好像有太一真人降临,引导他们学习。
9. 向来有子中文科,泮宫弹琴咏菁莪。
注释: 过去家族中有儿子考中功名,曾在泮宫即古代学校弹琴吟咏《诗经》中的“菁莪”。
10. 柳氏门闾人刮目,仲明依旧一渔蓑。
注释: 见到柳家后人的成就后,人们开始重新评价他,而柳仲明依然过着朴素的渔夫生活。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云居山的自然风光和柳仲明家族的历史传承,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崇尚自然的儒家情怀。首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云居山的高耸入云,象征着家族的崇高地位和坚韧的精神;接着以柳氏家族的历史为背景,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隐居到学问成就再到简朴生活的延续,体现了家族代代相传的精神风貌。最后一句则以对比的方式突出了家族后代的成就和社会对柳仲明的重新认识,以及他仍然保持着简朴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家族传统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种对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的追求,是宋代文人精神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