觳觫受田百亩,蛮触有宅一区。
蚍蜉戒之在斗,蝇蚋寔繁有徒。
杨万里的《演雅六言二首》是一组富有哲理和自然景观描写的诗歌,其内容涵盖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人情感等主题。
第一首“觳觫受田百亩,蛮触有宅一区”通过描绘一个农夫在百亩田地上辛勤耕作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尊敬与同情。这里的“觳觫”,原指动物因恐惧而颤抖的样子,这里引申为农人在土地上劳作的艰辛。诗中的“蛮触”指的是两个对立的国家或集团,象征着不同立场和观点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诗中还提到了“蚍蜉戒之在斗”,意味着要警惕那些无足轻重的小事物,因为它们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争斗。最后一句“蝇蚋寔繁有徒”则描绘了一群细小的苍蝇和蚊子在一个地方聚集,暗示着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第二首“蚍蜉戒之在斗,蝇蚋寔繁有徒”则转向自然界的描述,诗人通过蚂蚁、蚊子等小生物的形象,比喻社会中那些微不足道但数量庞大的负面影响。这一部分的诗句通过对微小生物的描述,映射出社会中那些不起眼但却影响深远的问题。这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同时也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这两首诗歌共同构成了杨万里对于人与自然、社会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现象,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这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底蕴,也体现了他对社会正义和和谐的追求。
《演雅六言二首》不仅是对古代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现代社会的一种反思和启示。它们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不应忽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应当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这种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