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洲连岁得贤君,十万人家煦若春。
激箭波狂浮画舸,散丝雨细逐朱轮。
郡斋诗石铺轻藓,公宴歌喉落暗尘。
未得休官作逋客,河梁归思满鲈莼。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圈定诗歌的意象,并分析其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最后点出艺术效果。

此题中诗句“皇甫太博知苏州”是第一句,交代作者的官职;“长洲连岁得贤君,十万人家煦若春。”是第二句,描绘了长洲地区的繁荣景象;第三句“激箭波狂浮画舸,散丝雨细逐朱轮。”是第三四句,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图景。第四句“郡斋诗石铺轻藓,公宴歌喉落暗尘。未得休官作逋客,河梁归思满鲈莼。”是五到八句,描绘了一幅公宴图景。

【答案】

①皇甫(姓)太博(字)。②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③“贤君”指苏州长洲一带的长官。④“煦若春”形容百姓生活安定。⑤“画舸”(彩绘的小船),“朱轮”指官府的车驾。⑥“郡斋”(官府的厅堂)中的“诗石”,即诗碑、诗碑文或石刻。⑦“公宴”指官府的宴会。⑧“逋客”指隐居不仕的人。⑨“河梁”指桥梁。⑩“鲈莼”(一种鱼)比喻家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