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意分明有底深,蒲团斜倚满铺阴。
岂容俗子闲抬眼,只许清风得入林。
我对此君无一事,自言幽处直千金。
古人今已成陈迹,犹向当年击处寻。
净土院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净土院的深刻感受和独特见解。诗中通过描绘院内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宁静、超脱的氛围。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此意分明有底深
译文:这里的意境是如此深邃,让人难以捉摸。
注释:此,代指净土院。底深,表示深沉、深远。
赏析:诗人用“此意”来概括他对净土院的感受,认为院内的意境是如此深邃,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 蒲团斜倚满铺阴
译文:蒲团斜倚,阳光被遮挡,整个院子都笼罩在阴影之中。
注释:蒲团,指蒲团坐垫。斜倚,形容倾斜着倚靠着。满铺阴,表示阳光被遮住,整个院子都笼罩在阴影之中。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阳光被挡住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净土院内部环境的幽静与祥和。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平静、宁祥的感觉。
- 岂容俗子闲抬眼
译文:怎能容许平庸的人随意抬头四处张望?
注释:俗子,指平庸之人。抬眼,指抬头看。
赏析:诗人以“岂容”开头,表达了他对于庸俗之辈的态度。他认为这些人不应该随便抬头四处张望,应该保持内心的宁静和专注。
- 只许清风得入林
译文:只有清风可以进入这个树林,其他的东西都被挡在外面。
注释:清风,指微风。得入林,表示允许进入。
赏析:诗人用“只许”开头,强调了清风的特殊地位。他认为只有清风可以进入这个树林,其他东西都应该被挡在外面。这种观念体现了他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之情。
- 我对此君无一事
译文:我对这位朋友没有一丝一毫的杂念。
注释:我,指诗人自己。对此君,指这位朋友。无一事,表示没有一点杂念或杂事。
赏析:诗人通过“无一事”来表明他对这位朋友的真诚态度。他认为自己没有一点杂念或杂事,只是单纯地欣赏对方的才华和品质。
- 自言幽处直千金
译文:他自己说,隐居的地方价值千金。
注释:自言,指他自己所说。幽处,指僻静之处。直千金,表示非常珍贵。
赏析:诗人通过“自言幽处直千金”这句话来表达他对隐居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他认为隐居的地方是非常珍贵的,值得人们去追求和珍惜。
- 古人今已成陈迹
译文:古人现在已经变成了历史的陈迹。
注释:古人,指过去的人们。今,指现在。已成陈迹,表示已经变成过去的事物。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古今的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感慨之情。他认为古人现在已经变成了历史的陈迹,而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也即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这种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的无奈和感慨。
- 犹向当年击处寻
译文:仍然寻找当年曾经敲打过的那个地方。
注释:犹,仍然。向,指过去。击,这里指敲打的动作。处,指地方。
赏析:诗人以“犹向当年击处寻”来形容自己仍然怀念过去的时光。他认为尽管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但那个曾经敲打过的地点仍然能够勾起他的思绪和回忆。这种怀旧之情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