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陌红尘不肯居,携家租屋住西湖。
月香水影赓和靖,雨色晴光忆大苏。
诗比晚唐成冷淡,人如东野更清臞。
晴窗尽展芳编看,一片寒冰浸玉壶。

书郑亦山冷澹生活

九陌红尘不肯居,携家租屋住西湖。

月香水影赓和靖,雨色晴光忆大苏。
诗比晚唐成冷淡,人如东野更清臞。
晴窗尽展芳编看,一片寒冰浸玉壶。

注释:

  1. 九陌红尘:形容繁华的街道和纷乱的世事。
  2. 和靖:指北宋诗人林逋(hú),字君复,谥号“和靖先生”,以隐逸著名。
  3. 大苏:指北宋文学家苏轼(sushi,公元1037年-公元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4. 东野:可能是指南宋文学家陆游(lùyuē,公元1125年-公元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他晚年因忧国忧民而消瘦,故有“东野”之称。
  5. 芳编:这里指书籍。
  6. 玉壶:古代用来盛酒的器具,这里借指酒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杭州西湖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热爱。

首联“九陌红尘不肯居,携家租屋住西湖。”通过“九陌红尘”来表现城市的喧嚣和繁华,而自己却“不肯居”于这喧嚣之中,宁愿选择在风景如画的西湖边租房居住。这种对比强烈的表达方式,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尘世喧嚣的超然态度。

颔联“月香水影赓和靖,雨色晴光忆大苏。”则是将诗人的生活与历史名人联系起来,既体现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两位文人的敬仰之情。这里的“赓和靖”指的是模仿林逋的生活方式,而“忆大苏”则表达了诗人对苏轼的怀念。

颈联“诗比晚唐成冷淡,人如东野更清臞。”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他认为自己的诗歌风格接近晚唐诗人的冷漠,而自己则更加清瘦高洁,这与杜甫的人格相得益彰。

尾联“晴窗尽展芳编看,一片寒冰浸玉壶。”则是诗人在晴好的天气里,打开窗户欣赏美丽的风景,如同在寒冷的冬天里浸泡在温暖的玉壶中一般。这里的“芳编”指的是书籍,而“玉壶”则寓意着纯洁和高雅。

这首诗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古典文化和历史人物的借鉴,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