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濑澄空天地秋,清音不断下悠悠。
山前一片月留影,石上几番僧白头。
未必素琴方理性,何须芳草始忘忧。
堪嗤朝市区区者,祗听笙歌醉则休。

译文:

在听泉水的岩上,
万山的空谷清澈透明,天地间充满了秋天的气息。
清悠的泉声不断流淌,仿佛悠悠的岁月在耳边回响。
山前的一片月影映入水中,几番月色映照在岩石之上。
僧人常常在石头上留下白发,似乎与世无争。
也许真正的琴音才能表达内心的平静,何必等到芳草萋萋时才想起忘却忧伤?
那些只知笙歌而不知其他的人,只是醉生梦死罢了。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内心平静的向往。

  1. “万濑澄空天地秋,清音不断下悠悠。”描述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万山的空谷中,秋天的空气清新而透明,清澈的泉水从高处流下,发出悠长的声音。
  2. “山前一片月留影,石上几番僧白头。”描绘了山前一片明亮的月光在水中留下倒影,几番月色映照在岩石之上。僧人常常在这里修行,留下了他的白发。
  3. “未必素琴方理性,何须芳草始忘忧。”表达了诗人的观点,真正的琴音才能表达内心的平静,不必等到芳草萋萋时才想起忘却忧伤。这暗示了诗人追求的内心平和和超脱。
  4. “堪嗤朝市区区者,祗听笙歌醉则休。”嘲笑那些只知道笙歌而不知其他的人,他们在醉生梦死中度过每一天。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和超脱的渴望。通过描绘山水、月影、琴声等元素,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和讽刺,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