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木堕栖鸟,寒潭悲卧蛟。
与松为老伴,唤月结清交。
檐滴冰为净,梅添玉作梢。
丰年何以报,作颂纪南郊。
【解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诗,以物喻人,以景传情。首联借“雪”的“清”“寒”,描绘了一幅幽静、素雅的画面;颔联借“松”的“老”“伴”,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和高洁的人格操守;颈联借“冰”“梅”,赞美了雪的洁白、坚韧和梅花傲霜斗雪、凌寒开放的品格;尾联抒发了作者对国泰民安、社会和谐、国家繁荣昌盛的深深祝愿,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关心时事的政治思想感情。
【答案】
译文:
疏疏几棵枯树,鸟儿落在上面;冷清的水潭中,蛟龙在水底卧着。
我同苍松做伴,与月交好。
屋檐滴水声清脆如玉,梅花更添几分艳丽。
丰收的年景怎么报答呢?作颂歌颂南郊。
赏析:
此诗写雪之美丽,赞雪之纯洁,并借此表达出作者对国家、对社会的一片赤诚之心。前四句从视觉角度写雪的素雅之美。“疏木坠栖鸟”,“疏”字写出树木稀疏的特点,“堕”字写出鸟因寒冷而落在树枝上的情景,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幽静的画面。“寒潭悲卧蛟”,“寒”字写出潭水的冷寂,“悲”字写出了蛟龙的孤独,形象地写出了潭水的冷寂和蛟龙的孤独,同时暗示出作者对国家局势的担忧,为下文作铺垫。五、六两句从听觉角度写雪的悦耳之声。“檐滴冰为净”、“梅添玉作梢”两句运用比喻,将“冰”和“梅”比作“净”、“梢”,形象地写出了雪花的飘飞,梅枝的挺拔,以及雪后世界的美好。最后两句由物及人,借物抒情,抒发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时局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