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年重到浯溪路,旌旆行疏鬓雪添。
幸有江山供吊屈,愧无耆旧咏来廉。
【注释】
浯溪:今属湖南省衡阳市,是唐代著名诗人韩愈的故乡。
吊屈:指凭吊屈原。屈原《天问》中提出许多问题,后人称之为《天问》。
愧无:感到惭愧,没有。
耆(qi)旧:年高有德者。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
首句写归途。“隔年重到”四字,道出了诗人归乡的心情。“旌旆行疏”,即旗幡稀疏。杜甫曾写过“车马去匆匆,旌旗相拂触”(《月夜》),可见诗人对旌旗在风中飘扬的情景很熟悉,但此处却用来形容自己这次归家时的情状,可见其心情之急切。
次联写途中所见。诗人从长安回到家乡,一路上看到很多景物。其中最让他感兴趣的当然是家乡了。诗人一路走一路想,到了家门口,不禁感慨万分。
第三联写诗人在旅途中碰到的一件事,这件事使他很感慨:他在路上遇到一个老人,问他为什么不做官,而要到处奔波呢?这位老人说:屈原啊,你为什么要这样发愁呢?屈原回答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老人听了,感叹地说:你真是一个贤士!可惜没有像孔子、孟子那样的人来赞扬你,也没有像颜回、子贡那样的人来和你一起学习。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是他归隐后所作。当时他已年老体衰,所以写诗时特别小心谨慎。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感情真挚深沉,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