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相逢便说诗,新来匡鼎解人颐。
句中有眼人谁识,弦上无声我独知。
每见朋游谈警策,偶因王事得追随。
西湖近报梅花约,归趁东风第一枝。
【诗句释义】
淮海相逢便说诗,新来匡鼎解人颐。
句中有眼人谁识,弦上无声我独知。
每见朋游谈警策,偶因王事得追随。
西湖近报梅花约,归趁东风第一枝。
【译文】
在淮海的相遇中谈论诗歌,新来匡鼎的人能让人开心。
句中有眼,谁能识别?弦上无声,我却独自知道。
常与朋友一起谈论警策之事,偶然因为王事得以跟随。
西湖附近有梅花之约,趁着春风赶回家。
【注释】
- 淮海:指淮南地区,也泛指中原地区。
- 匡鼎:指辅佐君王治理国家,比喻辅佐君主。
- 我独知:我独自知道。
- 警策:警醒而高明的策略或言论。
- 王事:帝王的事务、国家大事。
- 西湖:今名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 梅花约:指梅花盛开时约定相聚。
- 东风:春风。
- 第一枝:最嫩的树枝。
【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诗。首联写与友人相聚于淮海之时便开始谈论诗歌,表达了对诗歌的热爱和对友情的重视。颔联“句中有眼人谁识,弦上无声我独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独特的审美眼光,即在诗句中寻找到的深刻含义,而其他人则无法理解。颈联“每见朋游谈警策,偶因王事得追随”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探讨政治策略,偶尔因为国家的大事而不得不跟随行动。尾联“西湖近报梅花约,归趁东风第一枝”则是诗人期待与友人在西湖边再次相聚,享受春风拂面的惬意。整首诗充满了对诗歌、友情和政治策略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敏锐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