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囊封岂是疏,有才无命信何如。
风回册府三山远,星殒郎墙一位虚。
贾谊自伤终太傅,薛收若在必中书。
哀哉埋玉今何地,却返当年处士庐。
【注释】
- 挽:悼念,哀悼。
- 吏部:官名,即吏部尚书。
- 石似之:作者的友人。
- 有才无命:意指虽有才华但命运不好,无法施展才华。
- 风回册府:指诏书传遍全国。
- 三山:指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 星殒郎墙:指星辰坠落在皇宫的南墙之下。
- 贾谊自伤:指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曾为汉文帝的太傅。
- 薛收若在必中书:指薛收如果能当官一定不会落得如此境地。
- 哀哉埋玉今何地:意指可惜的是,如今这位贤人被埋没在何处。
- 却返当年处士庐:意指如果当初没有做官,也许还能像当年一样过着隐居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好友石似之的悼念诗。诗人通过对其不幸遭遇的惋惜和同情,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之情。
首联“忧国囊封岂是疏,有才无命信何如”,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他认为,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并不取决于是否有才华的人,而在于是否有能力去运用这些才华。因此,即使有才华的人也无法摆脱命运的捉弄,这真是一件令人感到悲哀的事情。
颔联“风回册府三山远,星殒郎墙一位虚”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好友的思念之情。他回忆起与好友一起讨论国家大事的情景,感叹时光飞逝,友谊如梦般渐行渐远。同时,他也为自己的命运而感到悲哀,仿佛星辰坠落在皇城之中一样。
颈联“贾谊自伤终太傅,薛收若在必中书”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他们都是为国家和人民付出过巨大努力的人,然而命运却让他们遭受了无尽的痛苦。如果他们还在的话,一定能够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尾联“哀哉埋玉今何地,却返当年处士庐”则是对朋友一生的总结和评价。他认为虽然朋友已经离开了人世,但他们的精神和品质仍然值得人们学习和怀念。同时,他也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友情,不要让它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