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未濯软红尘,捧檄东来只为亲。
天女不知摩诘病,云何却现宰官身。
《和人六绝·沧浪未濯软红尘,捧檄东来只为亲。天女不知摩诘病,云何却现宰官身。》是宋代诗人虞俦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表达了作者因为亲情的原因而选择东行,同时暗示了官场的复杂和人际关系中的误解或困惑。接下来将逐一解读诗句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情感寓意:
- 诗句释义:
- 沧浪未濯软红尘:沧浪未濯指的是还未洗净世俗的尘埃,软红尘则形容尘世的繁华。这句话描绘了一种身处纷扰之中却不沾染尘埃的超然态度。
- 捧檄东来只为亲:“捧檄”是指手持文书,通常与官员的身份相关。东来指的是从东方而来,即指来自远方或官场。这里的“只为亲”可能意味着作者东行的目的只是为了个人亲情的缘故,而非出于其他政治目的。
- 天女不知摩诘病:摩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字,这里用来形容杜甫那种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天女不知表示对杜甫这种境界的不了解或不认同。
- 云何却现宰官身:云何是何等的意思,却现指的是出现或是显露。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在面对官场现实时,如何保持自己的纯洁和初心不被污染。
- 情感分析:
- 超然的态度:通过沧浪未濯软红尘的描述,可以看出诗人对世俗的超然和对纷扰世界的淡然处之。
- 对亲情的重视:只为亲的选择强调了个人情感的重要性,即使面对复杂的官场环境,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和选择。
- 对杜甫的敬仰:摩诘病的使用,体现了诗人对于杜甫人格的崇敬,同时也反映出一种理想化的政治追求。
- 现实的无奈:却现宰官身可能暗示了诗人在现实政治中遇到的困难,但依然努力保持自己的立场和清白。
- 文化背景:
- 杜甫的影响:杜甫以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深刻的诗歌创作影响后世,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官场生态:中国古代官场常常充满尔虞我诈,这首诗反映了古代官场的一些普遍现象。
- 文人的理想:文人常常以诗文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首诗中的诗人也不例外。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沧浪未濯、捧檄东来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态度。诗人在保持个人原则的同时,也面临着现实的挑战。这种矛盾的情感体现了文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纠结。
- 天女不知摩诘病,云何却现宰官身,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杜甫的敬仰之情。通过这样的表述,诗人展示了自己对于政治理想的追求,以及在复杂社会中坚守初心的决心。
虞俦的《和人六绝》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态度的诗歌,更是一种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理想冲突的文化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