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箔蚕丝麦有秋,田家此乐最闲幽。
蓱号莫败西成好,里社溪毛或可羞。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译文:百箔蚕丝已经收完,收获了麦子秋天到来,田夫家乐最闲适幽雅。野蒿号叫不妨碍西成丰收,里社溪毛可能让人羞愧。
赏析:
“百箔蚕丝”二句写农事结束。百箔是织布时用的竹片,蚕丝就是养蚕所得之丝,故云:“百箔”。百箔蚕丝已经收完,说明农事已告完毕。此时稻粱肥美,秋色宜人,所以诗人说:“收获了麦子秋天到来”。这是从时间上写农事已毕;从空间上说,则又是“田夫家乐最闲适幽雅”。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农家丰收的喜悦心情,也点出了季节特点。
第三句是说野蒿号叫并不碍害西成好。西成即秋收,这里用野蒿来代指秋收。这句诗的意思是:虽然野蒿在叫唤,却无损于秋收的顺利。诗人这样设想,是因为他知道农民们盼望着及时收割庄稼,希望有个好年景。因此说野蒿号叫并不妨碍秋收。
末句是说里社溪毛或可羞。这里所说的溪毛,是指水边的芦苇一类植物,因为长在河边,所以又叫溪毛。诗人说:这些水边植物,或许会引起人们的羞耻之心哩。这里诗人运用夸张手法,突出表现自己对农民的同情和爱戴之情。
全诗通过对农忙过后的农村景物描写,反映了农民劳动之后的心情和愿望,抒发了对他们丰收喜悦和对辛勤付出的赞美。
【答案】
①百箔:指养蚕所得之丝。②有:语助词,无实义。③蓱号:野蒿号叫的声音。④莫败:不要破坏。⑤西成:指秋季收获。⑥里社:村落里的集会。⑦溪毛:水边的芦苇一类植物。⑧西成好:指秋季收成好。⑨蓱:野蒿。⑩羞:羞耻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