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松竹着寒轻,晚岁相看益友生。
今雨不来增怅望,却烦钟鼓报晴声。
【注释】
连日雨遂阻到草堂:接连下了几天雨,于是阻止我来到草堂。
用前韵寄意:以“寄意”即寄托心意来作答。
草堂:杜甫在成都所建的草堂。
松竹着寒轻:松和竹因冷而不凋,显得更加苍劲。
晚岁:晚年之时。
益友生:更加亲近的朋友。
今雨不来增怅望:现在没有下雨,更增添了我的惆怅和思念。
却烦钟鼓报晴声:却要打扰你们敲钟击鼓来报天气晴好。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大历五年(770)秋,被贬至夔州时写给友人李光庭的一首七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久违的好友的思念之情。
首联“草堂松竹着寒轻,晚岁相看益友生。”写草堂的松竹依然苍翠,年老的自己与朋友们相聚更为亲切。这两句看似平淡,实则饱含深情。草堂松竹依然苍青,说明作者在这里居住过不少年头,也见证了他的人生变迁和岁月蹉跎。而与他相知相交的朋友,也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更加亲近了。这种友谊的深厚,正是作者内心最为珍视和怀念的。
颔联“今雨不来增怅望,却烦钟鼓报晴声。”表达出作者因为连续多日未见到阳光,而感到更加惆怅和思念朋友的心情。这里的“添怅望”三字,不仅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还透露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而他之所以会如此烦恼,是因为无法通过钟鼓等信号来得知晴雨消息,从而影响到他的心情。这种无奈和焦虑的心情,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尾联“却烦钟鼓报晴声。”则是诗人对友情的一种期待和憧憬。他渴望与朋友们重逢,共度美好时光。然而,现实却是他们只能通过钟鼓等信号来得知天气变化。这种无奈和失落感,让诗人感到更加寂寞和无助。但同时也激发了他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和信心。
整首诗以草堂、松竹、友人等为载体,抒发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之情。语言质朴真挚,情感深沉内敛,给人以强烈的共鸣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