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教英物照阶除,又胜徐卿第二雏。
会见五男并二女,宛如合璧与连珠。
【注释】
①和耘:和叔,作者的堂兄。徐卿:指晋代谢玄,字幼仁,小名儿,东晋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官至中书令。谢玄与叔父谢安齐名,人称“大小谢”,其弟谢琰,娶王凝之女为妻。谢琰生谢鲲(小字龙辅),谢鲲生三女一男。谢鲲之子谢综、谢朗、谢豫三人俱有才学,兄弟三人在文学上各有所长,时称“三谢”。长子谢道韫善文辞,次子谢安,小儿子谢朗。谢安曾任吏部尚书。谢朗,字休文;谢道韫,小名道韫。
②英物:英才之人,指谢道韫。照阶除:犹言“照阶前”,比喻才华出众。徐郎第二雏:指徐邈,字孝嗣,东晋书法家。徐邈的儿子徐峤曾为司空掾,后任侍中,封永兴县侯,官至中书令、太傅。徐峤的孙子徐熙,字仲雅,官至中书黄门侍郎。《晋史》记载,徐峤死后,其子徐耽(音chī)将其父的遗物分赠给亲友,其中有一幅画。徐耽的弟弟徐胤(yǐn)对这幅画很感兴趣,于是偷偷地借走它,藏起来不还。后来徐耽知道了这件事,便要他把画还给他。但是徐胤不肯归还。徐耽就写了一篇《题画赋》,把画还给了徐耽,并说:“余少好画,于焦尾笔,未尝得也。”徐耽看了这篇《题画赋》以后,十分感动,于是就把画还给徐耽。徐熙,字仲雅,晋朝著名画家,擅画青绿山水,是东吴大画家顾恺之的后代。他的作品多以墨色为主,画面构图简练而清秀,风格与顾恺之相似。他善于用墨点染,形成朦胧的山水背景,使主体更加突出。
③见:同“现”。五男二女:指谢朗、谢综合、谢鲲、谢道韫四男及谢琰的两个女儿。合璧:指夫妻相称。珠连:形容兄弟姐妹众多。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的堂兄和耘喜得第三子所作。诗中表达了对侄儿的祝贺之情,同时寄寓了对家族兴旺发达的美好祝愿。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读来亲切感人。
首句写侄儿生辰之日,天公作美,赐给侄儿一个英俊非凡的儿子。“英物”一词,既赞美了侄儿的才智过人,又隐含了侄儿将来必将有所作为的意思。接着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侄儿的外貌特征。这里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将侄儿比作徐邈的第二个儿子,不仅因为二者同姓,而且二人都有出色的才华。这种比较不仅突出了侄儿的才华,也表明了作者对他的喜爱之情。
第三句紧承上句而来,描写了侄儿的相貌和气质。这里使用了“胜”这个字,既表示侄儿在众人中的出色表现,又暗示了他将来的成就。最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侄儿的家庭成员情况。这里通过对比,展示了一个充满爱意的家庭景象。五个男孩两个女孩,既有兄弟姐妹之间亲密无间的情感交流,又有男女之间的和谐相处。这不禁让人想起古代贤德之家的景象。
整首诗以颂扬侄子为主题,通过对侄子外貌、性格、家庭等方面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他未来的祝福和期望。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家族兴旺发达的看重,以及人们对于子孙后代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