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与君三别离,盍簪此去定何时。
梅花未必堪相寄,待倩邮筒寄小诗。
【注释】
别:分别
曹教授:指曹植,字子建,曹操之子。因曹氏为汉末大族,故称曹植为“曹教授”。
盍(hé):何不。簪:古代的一种头饰。
堪相寄:可以托付给邮筒寄走。
待倩(qǐ)邮筒寄小诗:请允许我通过邮筒寄上一首诗吧。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离开南京时,与曹植一别三度。前两联写诗人与曹植离别后,又不得不与第三任妻子离异,因此感慨万分。最后两句,以诙谐之语表达了对曹植的眷恋之情。全诗言简意赅,情真意远。
一岁与君三别离,盍簪此去定何时。
梅花未必堪相寄,待倩邮筒寄小诗。
【注释】
别:分别
曹教授:指曹植,字子建,曹操之子。因曹氏为汉末大族,故称曹植为“曹教授”。
盍(hé):何不。簪:古代的一种头饰。
堪相寄:可以托付给邮筒寄走。
待倩(qǐ)邮筒寄小诗:请允许我通过邮筒寄上一首诗吧。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离开南京时,与曹植一别三度。前两联写诗人与曹植离别后,又不得不与第三任妻子离异,因此感慨万分。最后两句,以诙谐之语表达了对曹植的眷恋之情。全诗言简意赅,情真意远。
傍人唤作修行出自《兀坐》,傍人唤作修行的作者是:裘万顷。 傍人唤作修行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风格是:诗。 傍人唤作修行的释义是:旁人称呼为修行。 傍人唤作修行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风格是:诗。 傍人唤作修行的拼音读音是:bàng rén huàn zuò xiū xíng。 傍人唤作修行是《兀坐》的第4句。 傍人唤作修行的上半句是: 静室我方燕坐。 傍人唤作修行的全句是:静室我方燕坐
静室我方燕坐出自《兀坐》,静室我方燕坐的作者是:裘万顷。 静室我方燕坐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风格是:诗。 静室我方燕坐的释义是:静室我方燕坐:在静室中我正在安静地坐着。 静室我方燕坐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风格是:诗。 静室我方燕坐的拼音读音是:jìng shì wǒ fāng yàn zuò。 静室我方燕坐是《兀坐》的第3句。 静室我方燕坐的上半句是:心了了以常明。 静室我方燕坐的下半句是
心了了以常明出自《兀坐》,心了了以常明的作者是:裘万顷。 心了了以常明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风格是:诗。 心了了以常明的释义是:心无挂碍,常保持清澈明亮。 心了了以常明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风格是:诗。 心了了以常明的拼音读音是:xīn le le yǐ cháng míng。 心了了以常明是《兀坐》的第2句。 心了了以常明的上半句是:息绵绵而不绝。 心了了以常明的下半句是: 静室我方燕坐。
息绵绵而不绝出自《兀坐》,息绵绵而不绝的作者是:裘万顷。 息绵绵而不绝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风格是:诗。 息绵绵而不绝的释义是:息绵绵而不绝:气息悠长,连绵不断。 息绵绵而不绝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风格是:诗。 息绵绵而不绝的拼音读音是:xī mián mián ér bù jué。 息绵绵而不绝是《兀坐》的第1句。 息绵绵而不绝的下半句是:心了了以常明。 息绵绵而不绝的全句是:息绵绵而不绝
新丝尚堪质出自《老农叹》,新丝尚堪质的作者是:裘万顷。 新丝尚堪质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风格是:诗。 新丝尚堪质的释义是:新丝尚堪质:指新产的丝绸质地优良,仍具有很高的质量。 新丝尚堪质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风格是:诗。 新丝尚堪质的拼音读音是:xīn sī shàng kān zhì。 新丝尚堪质是《老农叹》的第22句。 新丝尚堪质的上半句是: 语客且勿忧。 新丝尚堪质的全句是:语客且勿忧
语客且勿忧出自《老农叹》,语客且勿忧的作者是:裘万顷。 语客且勿忧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风格是:诗。 语客且勿忧的释义是:语客且勿忧:劝慰客人不要忧虑。 语客且勿忧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风格是:诗。 语客且勿忧的拼音读音是:yǔ kè qiě wù yōu。 语客且勿忧是《老农叹》的第21句。 语客且勿忧的上半句是:此语传自昔。 语客且勿忧的下半句是:新丝尚堪质。 语客且勿忧的全句是
此语传自昔出自《老农叹》,此语传自昔的作者是:裘万顷。 此语传自昔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风格是:诗。 此语传自昔的释义是:此语传自昔:这句话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 此语传自昔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风格是:诗。 此语传自昔的拼音读音是:cǐ yǔ chuán zì xī。 此语传自昔是《老农叹》的第20句。 此语传自昔的上半句是: 谷贱反伤农。 此语传自昔的下半句是: 语客且勿忧。
谷贱反伤农出自《老农叹》,谷贱反伤农的作者是:裘万顷。 谷贱反伤农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风格是:诗。 谷贱反伤农的释义是:“谷贱反伤农”指的是当粮食价格低廉时,农民的收入反而会减少,因为他们生产的粮食价格低于成本,从而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谷贱反伤农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风格是:诗。 谷贱反伤农的拼音读音是:gǔ jiàn fǎn shāng nóng。 谷贱反伤农是《老农叹》的第19句。
往往亦追索出自《老农叹》,往往亦追索的作者是:裘万顷。 往往亦追索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风格是:诗。 往往亦追索的释义是:常常寻找,探寻。 往往亦追索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风格是:诗。 往往亦追索的拼音读音是:wǎng wǎng yì zhuī suǒ。 往往亦追索是《老农叹》的第18句。 往往亦追索的上半句是: 细民一钱税。 往往亦追索的下半句是: 谷贱反伤农。 往往亦追索的全句是
细民一钱税出自《老农叹》,细民一钱税的作者是:裘万顷。 细民一钱税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风格是:诗。 细民一钱税的释义是:“细民一钱税”中的“细民”指的是平民百姓,“一钱税”则指极少的税额。整句意思是说即使是平民百姓,也要缴纳极少的税。 细民一钱税是宋代诗人裘万顷的作品,风格是:诗。 细民一钱税的拼音读音是:xì mín yī qián shuì。 细民一钱税是《老农叹》的第17句。
【注释】 钱仲庸:即钱惟演(917—965),字伯玉,吴越王钱谬之孙,南唐中主李璟之弟。主簿:官名,是古代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的办事人员。鄱江:指鄱阳湖,在今江西省北部。皇州:指金陵,即今南京。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野梅”与“官柳”相对,一写景二抒情。“只供愁”,既写出了景物本身给人的感受,也暗示出送别的人的心情。次句“空倚”二字,表明自己虽然身在京城,却像倚靠鄱阳湖畔百尺高楼那样
钱仲庸,字叔正,号和靖,浙江德清人。宋嘉定十年(1217)进士,官至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端明殿学士、资政殿大学士。工诗,尤长于五言律绝,其诗以清丽婉约见长。《全宋诗》收其诗一卷,编次为三卷。 孤山梅蕊:指杭州孤山的梅花。孤山,又称小蓬莱,位于钱塘江之滨,因北宋名臣林逋隐于此而得名。 杖屦:拄着拐杖,穿着布鞋。杖屦还须访水湄:拄杖步行去探访孤山上的江滨。杖,拐杖;屦,布鞋。湄,水边的岸边。
诗句:风帆转眼即长安,好在交游半达官。 译文:我乘着船帆很快到达了长安,这得益于我的广泛交游和人脉关系。 赏析:诗人以“风帆”为引,描绘出他迅速抵达目的地的情景。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这种快速成功的庆幸之情:“好在交游半达官”,说明诗人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自己的才能,更多的是由于他广泛的社交圈和人际网络所带来的帮助。这里的“达官”不仅指地位显赫的官员,也暗喻那些能够给予他帮助和支持的朋友、贵人
从渠柳色自青青,莫为行人赋渭城。 只恐南墙旧时竹,误随风雨作离声。 注释: 渠水边的柳树颜色始终是青翠的,请不要为我写《送别》的诗句,去安慰那些将要离别的人。我担心那南墙上的竹子,它们会因为风和雨而发出离愁的声音。 赏析: 首句“从渠柳色自青青”,用渠水边的柳树来反衬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坚韧。这里的“渠水”象征着一种清澈、纯净的情感,而“柳色”则是这种情感的象征。诗人通过“自青青”三字
【注释】江花:长江边和江中的花朵。岸柳:岸边的柳树。太多情:太有情感。长逐春风:常常随风而去,指春天一到,江花、岸柳都随着春天到来。管送迎:用管乐器送走迎进的意思。我亦思归归未得:我本想回家,可是不能回去。夜窗愁听杜鹃声:我在夜晚听到杜鹃鸟叫声,就感到悲伤。 译文:江边的花朵和岸边的柳树太有情感了,经常随风飘去,春天来了,它们也跟着来到人间。我也思念着回家,可是却不能回家
【注释】 衡山之役:指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安禄山叛乱时,杜甫曾参加讨伐安史叛军的战役。 怡怡:欢乐愉快的样子。兄弟:泛指朋友。 作:成为。东西南北人:这里指被俘后受尽折磨,流落四方的人。 【赏析】 此诗为七言律诗,首两句是写自己夜深时想寄出这首诗,却因为战乱而无法实现。第三句是写自己过去与友人如兄弟一样亲密,如今却成了天各一方的人。第四句是说,自己曾经是忠诚耿直的人,现在却成为了被敌人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