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儿欲了事,事竟莫之了。
崇朝弄朱墨,校勘是与否。
徐观雁鹜行,大半落渠手。
败群虽已去,考牧未有道。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杨慎所作。杨慎(1488~1559年),字升之,号东山,四川新都人,明代中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曾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因直言进谏被贬为死罪。其诗风清丽俊朗,有“明四家”之一之称。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注释:

  1. 痴儿欲了事,事竟莫之了。
  • 痴儿欲了事:意思是说,那些想要解决事情的人最终无法做到。痴儿指那些做事没有头绪、不知轻重的人。
  • 事竟莫之了:意思是说,即使做了也是徒劳无功。
  1. 崇朝弄朱墨,校勘是与否。
  • 崇朝:早晨。
  • 弄朱墨:指处理文书、审阅文件时用朱砂和墨水书写。
  • 校勘是与否:指对文书进行审查,判断其正确与否。
  1. 徐观雁鹜行,大半落渠手。
  • 徐观:慢慢地观察。
  • 雁鹜行:比喻文书中的条理清晰,如同大雁和野鸭的飞行路线一样有序。
  • 大半落渠手:指大部分的文书都落入了自己的手中或掌控。
  1. 败群虽已去,考牧未有道。
  • 败群:形容混乱的局面已经消失。
  • 考牧:考核治理。
  • 未有道: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讽刺。作者通过描写那些急于求成却又无能为力的人,以及他们在处理事务时的态度和方法,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批评。诗中的语言生动形象,充满了讽刺和幽默感,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