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年枯坐似禅林,为喜祥霙写我心。
归去来兮怀靖节,不能者止愧周任。
西园佳话从知旧,东国诸贤复见今。
满斛明珠逾美瑞,定应摹刻遍碑荫。
【注释】
①咸淳:即宋理宗宝祐,公元1225-1260年。庚午:宋理宗宝祐三年(1225),为公元年号。冬雪:指大雪。遗:送别。
②禅林:佛教寺院。
③归去来兮:语出《归去来辞》。怀靖节,怀念高洁的品德。
④周任:周朝人。
⑤摹刻:雕刻、刻画。
⑥碑荫:碑下阴凉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的诗。作者在送别友人时,对友人表示了深厚的感情和美好的祝愿。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开头两句写送别之情。“穷年枯坐似禅林”是说整年枯坐在书房里,犹如在佛寺中修行一样。“我心”是指作者的心情。这里用“禅林”比喻自己的心情,既形象又贴切。接着以“祥霙”(大雪)为题,抒发自己的感情。“归去来兮怀靖节”,是说希望友人归隐后能保持高洁的品德,像古人那样过上隐居的生活。“不能者止愧周任”,意思是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会感到惭愧。这里的“周任”指的是古代的一位贤人,他在周朝担任官职,后来归隐山林。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自己朋友的关心和期望。
第三句“西园佳话从知旧”是对前面两句的总结和升华。“西园”代指作者的家乡或故土,“佳话”指过去的好事情或值得回忆的往事。“从知旧”是指与老朋友一起回忆往事。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过去在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难以忘怀。诗人用这个比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珍惜。
第四句“东国诸贤复见今”是说现在能够见到这些贤人的人已经不多了。“东国”在这里指作者所在国家或地区,而“诸贤”则指过去的名人或智者。这一句表达了对那些已经逝去的名人或智者的怀念和感慨。诗人用这个比喻表达了对过去伟大人物的敬仰和怀念。
最后两句“满斛明珠逾美瑞,定应摹刻遍碑荫”则是对整个送别情景的描绘和总结。“满斛明珠”是形容珍珠的多而且珍贵,“逾美瑞”是指更加珍贵美好。这两句诗意指友人所携带的珍宝比一般的珍珠还要多且珍贵,所以应该被精心地收藏、保存。诗人通过这个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