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达且穷栖,寂寥难可为。
雪窗灯焰短,茅屋雨声低。
幽砌苔金锁,闲庭草半迷。
江山无限意,时得入新题。
【注释】
山居苦:在山中居住感到辛苦。穷:穷困,不得志。栖,栖宿。寂寥:寂寞冷清。为:作,创作。雪窗:雪白的窗户。灯焰短:灯光昏暗。茅屋:用茅草盖成的屋子。低:微弱。幽砌:幽静的台阶。苔金锁:苔藓把台阶封住了,如同金子一般。闲庭:空荡荡的庭院。草半迷:草地一半被遮住了。迷,模糊不清。时得入新题:时不时地有新的诗句产生。入新题,指写出新意。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士生活的诗。前四句写诗人在隐居生活时的孤独、寂寞与贫寒,后四句则描绘他在山居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抒发了他随时都有机会写出新意的豪情壮志。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意境深远。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人当时已年过半百,仕途失意,家道中落。他长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因此对人生和社会有了较深的体验和认识。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成的。
首联“未达且穷栖,寂寥难可为”,直接点明自己的处境——未得到朝廷的任用,又穷困潦倒,只能栖身于山林之中,过着寂寞冷清的生活。这里的“穷”字,不仅指物质上的贫困,更含有精神上得不到满足的痛苦。
颔联“雪窗灯焰短,茅屋雨声低”,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独凄凉的氛围。雪白的窗外,只有一盏微弱的灯火闪烁,映照着茅屋的一角,显得那么孤独;而那茅屋里传来的雨声,也像是被这盏孤灯拉长了一样,低沉而绵长。这里,“雪窗”、“灯焰”、“茅屋”、“雨声”等细节描写,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那种孤独凄凉的感受。
颈联“幽砌苔金锁,闲庭草半迷”,则是从侧面描写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幽静的台阶上,覆盖着厚厚的青苔,它们如同黄金般熠熠发光,给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感觉;而那空旷的庭院里,草地上一半被遮住了,显得朦胧而模糊。这里的“幽砌”、“苔金锁”和“闲庭草半迷”,都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这些景物更加生动形象。
尾联“江山无限意,时得入新题”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他认为自己的内心充满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只要有机会,就会随时挥笔写下新诗来表达这份情怀。这里的“时得入新题”,既是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信,也是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却能生动地展现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国家的深深忧虑。同时,它也体现了杜甫一贯的诗歌风格——关注现实、忧国忧民、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