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花自开落,迟日半晴阴。
翡翠山容暗,蒲萄江涨深。
绿杨浑作絮,黄鸟欲成喑。
春事今如许,谁能著酒斟。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诗,然后逐句分析其意思和艺术手法。本诗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七言绝句。首联写春残花落、日晴阴半;颔联写山色暗绿,江水涨满;颈联写柳絮飘飞,黄莺呜咽;尾联抒发感慨,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答案】
译文:
暮春时节,花儿自行开谢、自开自落;天公不作美地让阳光时隐时现。
青山被暗绿的树叶覆盖着,江面涨满了水,波涛汹涌。
绿杨树的枝条仿佛成了柳絮,黄莺鸟的叫声也变得低沉。
春天的景色已如此美好,可是春天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谁还能把酒畅饮来庆祝春天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暮春时节写的。首联两句写景,“残”字写出了花落的季节特点,点出暮春,“迟”字写出了阳光变化的特点,点明暮春天气多变。颔联两句写景,“暗”字形容山色,写出山色暗淡之态,“深”字形容江水,表现江水上涨之貌。颈联两句写景,“浑作絮”写出了柳絮飘飘之象,写出了春风吹拂柳絮的景象,“欲成喑”则写出了黄莺啼鸣之声,表现了黄莺哀鸣之状。尾联两句抒情,“今如许”感叹时光的流逝,“谁能著酒斟”则抒发了诗人无法排遣心中的愁绪,无法借酒消愁的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