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秋光老更清,故应有菊占秋荣。
后来汉陛知薪积,晚出商山叹翼成。
三径惟将松比操,东篱那为酒含英。
纷纷红紫随时好,臆对西风诉不平。
【注释】
- 和晚菊三首:作者自题。何事:为何?秋光:指秋季的景色。老更清,更加清丽。故应有菊(jù)占秋荣(róng),所以菊花是秋天的象征。故应、有、菊花等都是诗人的主观感觉。
- 后来汉陛知薪积:后来知道汉朝的宫殿里积了很多柴火。汉陛,汉朝宫阙。薪积,柴草堆积。
- 晚出商山叹翼成:商山四皓隐居于陕西商县东南的商山,因避秦乱而遁世。唐时有人曾以“晚出商山”形容隐士。此句谓自己后来也像商山四贤那样隐退了。
- 三径惟将松比操:三径指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三径就荒”,即门前小径长满荒芜的草丛。这里指隐居后所居之处。惟,只有;松比操,用松柏比喻节操。
- 东篱那为酒含英:杜甫《春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指杜甫。酒含英,用杜牧《秋夕》诗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中的意象来表现饮酒赏花的乐趣。
- 纷纷红紫随时好:纷纷,纷杂的样子。红紫,指艳丽的色彩。随,顺从;时,随时;好,美好。这句意谓红绿相映,色彩缤纷,都随人喜欢的意思。
- 臆对西风诉不平:臆对,随意吟唱;西风,指秋风,也是作者的号,即李白号。这一句意思是说自己想借着秋风抒发心中不满情绪。
【赏析】
此诗写隐逸生活与政治失意的感慨。前半写隐逸生活,后半写政治失意的感慨,一气呵成,浑然一体,不假雕琢。
首联“何事秋光老更清,故应有菊占秋荣。”开篇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何事秋光老更清,为什么秋天的景色显得格外清新呢?这是诗人在表达他对这种宁静美好的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故应有菊占秋荣,因为菊花在秋季盛开,是秋天的象征,所以诗人认为自己应当享有这种美好的时光。
颔联“后来汉陛知薪积,晚出商山叹翼成。”这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对于政治失意的感慨。汉陛知薪积,指的是汉殿中堆积的柴火,象征朝廷的黑暗腐败。晚出商山叹翼成,商山四皓曾经隐居商山,远离尘嚣,过着隐士的生活。然而,后来他们也不得不感叹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
颈联“三径惟将松比操,东篱那为酒含英。”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三径惟将松比操,这里的三径指的是陶渊明曾经隐居过的桃花源,他在那里种下了松树。他认为只有松树才能代表自己的操守,其他的花草都不能与他相比。东篱那为酒含英,杜甫曾经在《春望》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的东篱就是诗人自己所居住的地方。他认为那里的酒和花儿都很美好,能够让人陶醉其中。
尾联“纷纷红紫随时好,臆对西风诉不平。”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政治失意的感慨。纷纷红紫随时好,这里的红紫指的是各种鲜艳的颜色。诗人认为这些颜色虽然美丽动人,但并不能解决他内心的痛苦和烦恼。臆对西风诉不平,诗人将自己的心情寄托在秋风之中,希望秋风能带走他的烦恼和忧愁。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