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有修竹,遥闻手自栽。
几因风韵响,时感隼旟来。
粉箨经梅脱,虬根遇石回。
婵娟绿阴下,小阁为谁开。

【注释】

  1. 和梅挚北池十咏: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共十首。
  2. 修竹:长而直、高洁的竹子。
  3. 遥闻手自栽:远远地听到有人亲手栽种竹子。
  4. 几因风韵响:几次因为风儿吹过发出声音。
  5. 时感隼旟来:时常感受到像猎隼一样飞来。隼,指猎鹰等猛禽。
  6. 粉箨经梅脱:粉红的竹笋曾经经历过梅花的凋零。箨,竹笋的皮。
  7. 虬根遇石回:苍劲的龙形树根曾经在石头上盘绕。虬,形容树木的枝干弯曲盘旋。
  8. 婵娟绿阴下:美丽的女子(暗指梅)在翠绿的树荫之下。
  9. 小阁为谁开:小阁(亭台楼阁)为你(梅)敞开。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诗中描写了梅竹的景色以及作者对梅的喜爱之情。
    开头两句,“池上有修竹,遥闻手自栽。”池塘边生长着挺拔秀丽的修竹,远处传来阵阵竹声,仿佛有人亲手栽培培育。这两句诗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池边那些青翠挺拔的竹林,使人感到生机盎然,心旷神怡。
    中间两联,“粉箨经梅蜕,虬根遇石回。”粉白的竹笋曾经经过梅花凋零的时节,它那粗壮有力的根须曾与坚硬的岩石搏斗。这些描写既表现了竹的生命力之强,也表达了诗人对梅的喜爱之情。
    末两句,“婵娟绿阴下,小阁为谁开?”美丽的女子(暗指梅花),在翠绿的树荫之下,你(诗人)是否为谁而打开那座小屋?这两句是对前面景物的进一步描写,也是对前面所写景物的补充说明。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全诗语言朴实,意境优美,富有情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梅花那种坚韧不拔,顽强生存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