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藏皇恐色,溪诉不平声。
落叶啼猿怨,危枝宿鸟惊。
林疏风四面,霜冷月三更。
酒醒愁无寐,烧松炙到明。

诗句释义与翻译:

  • 山藏皇恐色,溪诉不平声。

  • “山藏”意味着山峰隐藏在阴暗的色调之中,象征着压抑或隐秘。

  • “皇恐色”可能是指山的颜色被云层遮蔽,给人一种不安或恐惧的感觉。

  • “溪诉不平声”暗示着溪流的声音在诉说不平之事,表达了自然界的动荡和不宁静。

  • 整体传达了一种压抑、动荡的氛围。

  • 落叶啼猿怨,危枝宿鸟惊。

  • “落叶啼猿怨”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树叶落下伴随着猿猴的哀鸣,增添了一种哀愁的情绪。

  • “危枝宿鸟惊”描述了树枝因风大而摇晃,惊动了栖息在上面的鸟类,强调了环境的不稳定和威胁感。

  • 这两联共同营造了一个充满凄凉和不安的自然景象。

  • 林疏风四面,霜冷月三更。

  • “林疏”表明树木稀疏,为风吹入提供了路径。

  • “风四面”形容风力强劲,吹拂四周。

  • “霜冷月三更”描述的是深夜时分,霜降且月光清凉。

  • 这个描述增强了场景中孤独和寒冷的气氛。

  • 酒醒愁无寐,烧松炙到明。

  • “酒醒”说明诗人在饮酒后突然醒来。

  • “愁无寐”表达了由于忧愁难以入睡的状态。

  • “烧松炙到明”表示直到天亮都在用火烤松木取暖,突显诗人对温暖需求的强烈。

  •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在恶劣天气中的不适和寻求安慰的努力。

赏析:
此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忧伤与不安。作者通过对山林、溪流、落叶以及夜晚等元素的细腻描绘,构建出了一个寂静而忧郁的场景。诗句中的“皇恐色”、“不平声”、“啼猿怨”、“危枝惊”等词汇,都强化了这种情绪,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苦闷与挣扎。最后,诗人以“酒醒愁无寐”结束全诗,再次强调了他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内心孤独和悲伤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深入体会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