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花久慕梅清洁,取友于梅结己知。
不是争春逞年少,只嫌桃杏带妖姿。
李花长久仰慕梅花的清洁,从梅结友自己却更知道。
不是争春显年少,只因桃花杏花带妖娆姿色。
李花久慕梅清洁,取友于梅结己知。
不是争春逞年少,只嫌桃杏带妖姿。
李花长久仰慕梅花的清洁,从梅结友自己却更知道。
不是争春显年少,只因桃花杏花带妖娆姿色。
【注释】: 1. 李月野(lǐ yuè niǎo):指唐代诗人李涉。 2. 梅时:指农历正月梅花盛开的时候。 3. 有诗遂次其韵:指有诗句,于是也写了一首和李月野的诗作。 4. 承当:承受,接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李月野的诗句之后写的一首诗。诗中以梅花与李花的对比,突出了梅花的高洁、坚韧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李月野的敬仰之情。 首句“李花不减梅花白”
【注释】 梅水村发:梅山,地名,在广东。 【赏析】 此诗作于元贞二年(1296),诗人时年53岁。当时诗人被贬为信州(今江西上饶)录事参军,与友人在信州相聚。梅水村,即梅山,在今广东。“行”,是人名。据《元诗选》戊集下丁鹤年《怀哉丈人行》小传云:“行,字仲远,号梅山樵者,信州人。”可知梅山樵者即梅山樵子,是诗人的友人。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梅山樵子的赠答之作。 第一句写梅山樵子来拜访他。
注释:这首诗是回应别人送的诗,写的是梅花。 吟社:诗歌爱好者的社团,成员们互相赠答诗歌以交流心得。 梅水村发:指梅花,梅水村,地名,作者居住地,发,赠送。 译文: 梅花生长在老山林中,它想与天下的花草一同绽放芬芳。 它的花朵像琼玉一样洁白,献给守护着扬州的将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赠给他的一首诗的回应。诗人首先用"梅水村发"来表达他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接着用"梅花老山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的赏析能力。 “人生南北浮萍耳,四海九州都是家”,意思是人生就像漂浮在水面上的浮萍一样,无论在哪里都算得上是自己的家;“四海九州都是家”中的“家”,是指个人安身立命的场所,也是诗人心中理想的归宿所在。“毕竟男儿心似铁,莫将愁泪涴梅花”,意思是终究男子汉的心像铁打一般,不要将自己的忧愁和泪水弄污了梅花。这两句诗抒发的是诗人胸怀大志的壮志豪情和乐观开朗的精神风貌
【注释】 十年:十年前。骑鹤梦:梦中骑仙鹤飞天而去。悠悠:遥远,长久。天地:指人间世界。白发愁:满头银丝。归到咸阳:回到咸阳,即回京。还似客:像是个过客。几回肠断:几次使人心碎。望并州:望着边地(今山西)。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游子思乡之情的诗。首句“十绝”是借用张孝祥《六州歌头》中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但用其韵而改用小山词调。 此诗首联两句为倒装句法,意谓十年来骑鹤之梦犹长
小山山人荷为衣,松梅为屋竹为篱。 檐花细雨青灯句,独忆郑老同襟期。 注释:小山山人的衣裳是用荷叶做的,他的屋子是用松树和梅花搭建的,他用竹子作为篱笆。他在檐下种着花,在细雨中,他点着一盏青灯,独自怀念郑老和他的友情。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通过描绘小山山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也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即珍惜当下,与人为善,享受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