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巢峰最上头,旋磨崖石看诗留。
重来转觉寒松老,三十六年前旧游。
【注释】
己未:年号。唐台山:在今浙江省绍兴县西北,为一处名胜。三十六年前:指诗人十六岁时(公元826年)的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历唐台山后有感而作的即景之作。诗人登临唐台山巅,看到崖石上磨刻着的诗作,触景生情,感慨良多,于是写下了这首七绝,抒发自己的情怀。
“直到巢峰最上头,旋磨崖石看诗留。”首句写诗人登山到达山顶,在崖石上看到磨刻的诗句。“巢峰”指浙江天台山,相传为大禹治水时所筑之巢穴,因名。“最上头”意指山顶上。“旋磨”意为随手磨制。“诗留”指诗人在崖石上磨刻的诗句。
次句写诗人看到磨刻的诗句,不禁想起了自己当年在这里看到的诗句。“重来转觉寒松老,三十六年前旧游。”第三句写诗人重新来到这个曾经留下诗句的地方,发现这里的松树已经长得很老了,不由得感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三十六年前”指诗人六岁时(公元826年)的事情。“旧游”指诗人少年时代的游历经历。
此诗通过诗人登高望远、遥思往事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优秀的咏史抒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