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欲争春未肯降,强陪诸彦倒空缸。
上林春景宜寒食,水殿楼台胜曲江。
花里人家酤酒斗,苇间钓艇买鱼双。
眼穿不见春风面,翠袖依微半隐窗。
寒食前一日率赵伯山李汉老杨时可秦夷行刘仲忱游西池泛舟置酒分韵赋诗以每日江头尽醉归为韵余得江字因即赋所见
注释:
- 寒食前一日:指的是清明节前一天,也就是寒食节的前一日。
- 率赵伯山:带领赵伯山的人。
- 李汉老:指李汉老(李汉老可能是指一位文人),可能是陪同游玩的人之一。
- 杨时可:可能是陪同游玩的人之一。
- 秦夷行:秦夷可能是指地名或人名,这里指的是同行的伙伴。
- 刘仲忱:刘仲忱是诗人的朋友,可能是陪同游玩的人之一。
- 游西池:游览西池,可能是在寻找一个可以欣赏美景的地方。
- 泛舟:泛舟是一种水上活动,可能是为了游览西池而进行的活动。
- 置酒:摆放美酒,可能是为了庆祝游览西池的愉快经历。
- 分韵赋诗:根据诗歌韵脚进行创作,可能是为了比赛谁的诗歌更好。
- 江头尽醉归:形容饮酒至醉,意指在江边畅饮至醉。
- 余得江字:我获得了“江”这个韵脚。
- 即赋所见:随即赋诗描写眼前的景色。
译文:
寒食节的前一日,我和赵伯山、李汉老、杨时可、秦夷行、刘仲忱等人一起游览西池泛舟赏景,并摆放美酒分韵赋诗。我们每个人都想争春,不愿屈服于寒冷的天气中,而是选择强陪诸彦倒空缸,享受春天的美好。上林春景在寒食节显得更加宜人,水殿楼台胜过曲折的江南。花里人家酿出的酒斗斗醇香,苇间钓艇买鱼双双对对。眼睛看穿了春天却见不到春风的面庞,翠袖微风半隐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在寒食节前一日游览西池的情景。诗中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自然之美和人生之乐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