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然孝子与忠臣,恩义双全在一身。
来作会稽千里雨,去为东武万家春。
定将清净安齐俗,空有讴歌戴越民。
想过故乡须少驻,晓行方见锦衣新。

【注释】

凛然:庄重的样子。孝子:指王献之,字子敬,东晋著名书法家。他以孝闻名于世,其母病重时,曾日夜侍奉在床前。忠臣:指谢安,字安石,东晋著名政治家、诗人。他曾为官外戚,却能洁身自好,为世人所称颂。会稽:古地名,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东武:古地名,今属山东省定陶县。

过:经过。故乡:指会稽。少驻:稍停一下。锦衣新:指新近的战功,即王献之被任命为建威将军。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写王献之与母亲和谢安等人的关系,表现了他们的孝心和忠义。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赞美了他们的孝行和忠诚,又表达了对他们未来的祝愿和期望。

首句“凛然孝子与忠臣,恩义双全在一身”,赞美了王献之的孝心和忠义,认为他既是孝子(对父母尽孝),又是忠臣(为国家效力)。这里的“一”指的是一个人,而“二”则是指他的孝行和忠诚。这种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王献之大加赞扬的心情。

次句“来作会稽千里雨,去为东武万家春”,进一步描绘了王献之的形象。他来到会稽时,就像带来了一场春雨,使那里的百姓得到了滋润;而离去时,又将带来春天的气息,让东武的百姓感受到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王献之的行为与自然现象相联系,生动地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

第三四句“定将清净安齐俗,空有讴歌戴越民”,则进一步赞美了王献之的品德。他认为王献之能够保持内心的清净,不受外界诱惑的影响,从而为社会带来了安定和谐的氛围。同时,他也认为王献之的才华足以让人们歌颂他的贡献,但他本人却谦虚地说“空有”,没有过多地追求名利。这种谦逊的态度让人更加尊敬他的品质。

最后两句“想过故乡须少驻,晓行方见锦衣新”,则是对王献之未来的祝愿和期望。希望他在离开故乡时能够稍作停留,以便更好地感受家乡的美好;而在清晨出发时,也能看到王献之的新衣(即锦衣)焕发出新的光彩。这表达了人们对他未来成功和幸福的祝愿,同时也寄托了对他个人品质的赞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