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冷木噪寒鸦,未有春风发柳芽。
应为亭边无锦绣,天公散水自成花。

【注释】

①十五日:即冬至。

②次长垣王强夫:住在长垣的王先生,名强夫。

③置酒:设酒宴。

④雪大作:雪下得很大。

⑤醉中:酒醉之中。

⑥踏雪步行:踏着雪走路。

⑦西城:今河南省开封市西郊。

⑧锦绣亭:在开封城内西关门外的一座亭子。

⑨萧萧:形容风声,也形容树木摇动的声响。

⑩冷木:指松柏等耐寒的树木。

⑪寒鸦:乌鸦。

⑫春风:温暖的春风吹拂。

⑬柳芽:早春新发的柳树嫩芽。

⑭应为:大概因为。

⑮天公散水:天老爷撒下水花。

⑯自成花:自然形成花朵。

【赏析】

这是一首纪实性质的咏史诗,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生动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全诗共八句,每句都紧扣“雪”字,把雪景写得如画如诗,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首联“萧萧冷木噪寒鸦”,起兴。诗人用“萧萧”来形容风声的凄厉,“寒鸦”则写出了严寒中的荒凉景象。

颔联“未有春风发柳芽”,转折。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尽管是寒冬腊月,但春风已经吹拂到了京城附近,柳树已经开始发芽。这里的“未有春风”和“发柳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

颈联“应为亭边无锦绣,天公散水自成花”,承上启下,进一步描绘了雪景之美。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冬天里没有什么可以欣赏的东西,但在雪中漫步却能领略到大自然的独特魅力。这里的“亭边”和“天公散水”都与雪有关,使得整联诗更加生动有趣。

尾联“应为亭边无锦绣,天公散水自成花”收束。诗人以“雪”为主题,将雪比喻为自然界的“锦绣”,表达了对雪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他也用“天公散水自成花”来形容雪的美丽,让人联想到了雪花飘落时的自然景观。

这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人通过对雪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