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屦入云端,天空眼力宽。
地因山气湿,窗带瀑声寒。
隐几俗氛远,卷帘僧梦残。
相逢隐沦者,妙语亦翻澜。
翠云寺
杖屦入云端,天空眼力宽。地因山气湿,窗带瀑声寒。
隐几俗氛远,卷帘僧梦残。相逢隐沦者,妙语亦翻澜。
注释:
- 翠云寺:指一座位于高山上的寺庙。
- 杖屦:拄着拐杖步行。
- 云端:形容山峰之高。
- 天空眼力宽:形容心胸豁达,能够看透事物的本质。
- 地因山气湿:因为山间空气潮湿而显得湿润。
- 窗带瀑声寒:窗外传来瀑布的轰鸣声,令人感到寒冷。
- 隐几:指隐居在山中。
- 卷帘:指关闭窗户。
- 僧梦残:指僧人的梦境已经结束。
- 相逢:指与志同道合的人相遇。
- 隐沦者:指隐居山林的人。
- 妙语亦翻澜:指巧妙的话语也能引起波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翠云寺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杖屦入云端”,展现了诗人行走在高耸入云的山峰之上,展现出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次句“天空眼力宽”则表达了他胸怀广阔,能够洞察世间万物的心态。第三句“地因山气湿”形象地描绘了山间的湿润氛围,使人仿佛能闻到山间的清新气息。接下来的四句进一步展现了翠云寺的环境之美以及诗人的感受。第五句“卷帘僧梦残”描述了僧人在修行时的情景,第六句“相逢隐沦者”则表达了诗人与隐居山林之人相遇的喜悦之情。最后两句“妙语亦翻澜”则表达了诗人对巧妙话语的赞赏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整首诗通过对翠云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