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廷新革晋春秋,王气宁知在荻洲。
泉下髯参心独快,不教司马恨枋头。

注释:

大廷:朝廷。

新革晋春秋:新的变革就像春秋一样,意味着朝代更迭。

王气宁知在荻洲:王气,即帝王之气,指的是国家的兴旺和繁荣。宁知,难道知道吗?荻洲,指长江中的一个小洲,位于江西九江。

泉下髯参心独快:泉下,指死后的鬼魂。髯参,指张咏,字长公,唐朝宰相张嘉贞之子,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至湖北鄂州(今武汉市),后来任武昌县令,被诬以谋反而被杀,死时67岁,谥号“忠简”。

不教司马恨枋头:司马,指苏轼。枋头,指赤壁,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就发生在此处。苏轼曾作诗《赤壁赋》,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这里用“不教”一词表明苏轼并不认为司马错是导致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为纪念他的朋友、时任荆南(治所江陵)节度副使的张咏所作的。张咏一生正直无私,敢于直言进谏,因此被贬至湖北鄂州。苏轼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张咏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首句“大廷新革晋春秋”,意指朝廷正在经历着一场重要的变革,如同历史上的春秋时代一般。这里暗示了朝廷的不稳定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诗人转向对个人命运的思考。“王气宁知在荻洲”,诗人提出疑问,难道王气真的在那个遥远的荻洲吗?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担忧和不确定感。

诗人转向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泉下髯参心独快”,诗人回忆起张咏生前的事迹,表示自己内心充满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最后一句“不教司马恨枋头”,诗人明确表示不会让司马错成为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这里运用了典故,指出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的结果,不应归咎于个别人物。

整首诗歌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