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周新造,曾孙武始王。
伯夷方马谏,尚父已鹰扬。

“大邑周新造,曾孙武始王。伯夷方马谏,尚父已鹰扬。”这四句诗出自宋代诗人赵戣的《咏史二十二首·周武》。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解读:

  1. 大邑周新造
  • “大邑”指的是古代诸侯国的都城或重要城市,这里可能指的是西周的首都镐京。
  • “周新造”意味着周朝在这个时期开始重建和扩展其领土和影响力。
  1. 曾孙武始王
  • “曾孙”指的是周武王,是西周的开创者之一,他的名字在古代文献中常常用来指代周朝的统治者。
  • “武始王”表明这位“曾孙”,即周武王,开始了他的统治,并以其武功和文治闻名于世。
  1. 伯夷方马谏
  • “伯夷”通常是指伯夷叔齐,他们是商末时期的两位著名义士,因反对纣王的暴政而逃至海外。
  • “方马谏”指的是伯夷叔齐用马匹来表达他们对纣王暴政的不满和抗议。
  1. 尚父已鹰扬
  • “尚父”指的是姜子牙,他是周文王的重要辅佐大臣,后来帮助周武王建立了新的朝代。
  • “已鹰扬”形容姜子牙如同一只展翅高飞的鹰,他的才能和地位已经达到了巅峰。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引用,展现了西周时期的历史变迁和文化成就。同时,通过描绘历史人物的行为和性格特点,传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们事迹的深刻思考。在欣赏这首诗时,不仅能够了解到古代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故事,还能够体会到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历史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