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蕖四五枝,寂寞在空池。
难见草衣士,空看宴坐碑。
香烟思盛日,诗句记游时。
欲问台中鹤,长松自不知。

赵师秀的《信州草衣寺》,是宋代一首著名的诗作。这首诗通过描绘芙蕖、空池、宴坐碑等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历史的感慨。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读:

  1. 芙蕖四五枝:芙蓉花(芙蕖)有四五枝,形容数量较多,且姿态优雅,在空寂的池塘边显得格外醒目。这里的“空”字,既形容了池塘的空旷,也暗示了诗人心境的空灵。

  2. 寂寞在空池:这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芙蓉花孤立无援的状态,与前面的“寂寞”相呼应,加强了诗歌的整体氛围。这里的“空池”,不仅指实际存在的池塘,也象征着诗人心中的孤独和迷茫。

  3. 难见草衣士:草衣士指的是穿着简朴衣服的隐士或僧侣,这里表达了诗人难以见到这样的人,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行踪不定或者不被世俗所知。

  4. 空看宴坐碑:宴坐碑可能是指刻有诗文的石碑,但在这里更可能是比喻那些被时间遗忘或被忽略的历史记忆。诗人通过对这些宴坐碑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感慨。

  5. 香烟思盛日:香烟通常指香炉中缭绕的烟雾,而“思盛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思念。这里的“香烟”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象征。

  6. 诗句记游时:这句诗表明诗人通过诗句记录了自己的游历经历,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7. 欲问台中鹤:台中鹤可能是指山中的仙鹤,诗人想要询问它关于长松的知识。这里的“长松”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岁月的沉淀。

  8. 长松自不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长松(即常青树)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外界事物的无知和困惑。

《信州草衣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和文化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