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涧竹扉深,苍童引客寻。
虽然乖晤语,犹得见园林。
野蔓时妨步,山蝉亦好吟。
石根泉数斗,清冷应人心。

【注释】

访:访问

仲止:韩仲止的字。

涧上:山涧之上,指隐居的地方。

乖晤(wèi)语:不投机的话。

野蔓:野生的藤蔓。

山蝉:山林中鸣叫的蝉。

石根泉:山石下的小溪水。

【译文】

隔着山谷竹林的门,幽静深远;老汉引我寻找他居住的地方,虽然我们没有交谈几句,但我仍然能看到那美丽的园林。

野蔓时常妨碍行走,山中的蝉声也使人喜欢吟唱。

山下小溪泉水清澈清凉,让人心旷神怡。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拜访韩仲止而不见时所写。全诗四句,前二句描写了诗人寻访韩仲止的经过及所见景物,后二句写韩仲止虽未见面却给诗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诗中“虽然乖晤语”一句暗含着诗人与韩仲止的交往并不十分投机,但诗人对这位隐士仍抱有好感,所以尽管未能见到韩仲止而感到失望,但还是能从他的园中美景中获得精神上的慰藉。

首句“隔涧竹扉深”,以竹扉、涧为景,写出了韩仲止居处的幽雅。次句“苍童引客寻”,点明诗人访友而遇之。“苍童”指老人或小孩,这里用来形容韩仲止年事已高但仍保持着童心。“引客寻”表明韩仲止虽未在,但有友人来此寻觅,说明其人不在,但名声不小。

“虽然乖晤语,犹得见园林”。两句一扬一抑,表达了诗人虽未见到韩仲止,但依然欣赏其风景的心情。

第三句“野蔓时妨步”,描绘了山涧旁杂草丛生的景象和行人行走不便的情形。野蔓长满小路旁,行人不得不绕道而行,这既反映了韩仲止隐居之地自然环境的优美,又表现了他隐居生活的清贫简朴。

“山蝉亦好吟”,这句描绘了山林中的蝉声悦耳动听,给人以愉悦的感受。蝉的叫声悠扬悦耳,令人心生欢喜,仿佛能抚慰人们的心灵。

末句“石根泉数斗,清冷应人心”进一步描绘了韩仲止住所周围环境的清幽宜人。石根下的泉水清澈凉爽,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描述山水田园风光,展现了韩仲止的隐逸生活情趣。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富有韵味。同时,通过诗人与韩仲止之间的交往经历,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