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无处觅天随,又趁斜阳过渺弥。
远爱柳林霜后色,一如春至欲黄时。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赏析时,首先指出“再过吴松”的字面意义:经过吴地的松江。然后分析其深层含义,最后指出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情感。
“江边无处觅天随,又趁斜阳过渺弥。”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站在松江边,抬头远望,但见天空和江水相接,分不清哪是天空哪是江水,因此说“无处觅天随”,这两句写出了松江之阔大。“又趁斜阳过渺弥”一句写诗人顺着夕阳的方向,继续前行。“渺弥”形容江面宽广无边。
“远爱柳林霜后色,一如春至欲黄时。”意思是远远地喜欢这霜后的柳林,就像到了春天一样,满眼都是黄色。“霜后”指秋霜过后的景色,“欲黄”是指颜色将要变黄的意思。
【答案】
示例:
再过吴松
江边无处觅天随,又趁斜阳过渺弥。
远爱柳林霜后色,一如春至欲黄时。
译文:“江边无处觅天随”,意为在松江边上找不到天空;“又趁斜阳过渺弥”,意为趁着斜阳慢慢走过宽阔无边的江面。“远爱柳林霜后色”,意为远远地喜欢这霜后的柳林;“一如春至欲黄时”,意为像到了春天一样,满眼都是黄色。
赏析:
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富有情韵。首句点明地点,次句写所见之景,三、四句则抒发诗人的感情。前二句写江天辽阔,无际无涯,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末两句写自己喜爱这霜后的柳林,如同欣赏到一幅美丽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