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春精择建溪芽,携向芸窗力斗茶。
点处未容分品格,捧瓯相近比琼花。

【注释】

  1. 上春:指春天。精择建溪芽,即精心挑选建溪的茶芽。
  2. 芸窗:泛指有窗格的内室或书斋。
  3. 点处:指用茶末点茶。未容分品格,即不要分辨出每一点茶的品级。
  4. 捧瓯:端着茶碗。比琼花,比喻茶色像琼浆玉液一样晶莹剔透。
    【赏析】
    这是一首咏茶的绝句,描写了作者在春季选茶、制茶和饮茶的情景,诗中通过“斗茶”这一古代盛行的泡茶技艺,展现了茶事活动的热闹场面。全诗构思精巧,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把一个繁忙的茶市写得有情有致。
    首句写选春茶,“上春”表明是早春时节,此时正是新芽萌发之际。“精择”二字,说明选茶十分认真,不是随便拈来的。建溪,是产茶的地方名,这里的茶芽品质很高。“携向芸窗”四字,写出了诗人挑拣茶芽的情态,他一边挑茶芽,一边品茗。“力斗茶”三字,表现了诗人与茶相伴的兴致。“斗茶”是一种古代的茶艺,即以水点茶,比茶色、汤色、水色,谓之三白竞胜。此句写诗人参加茶事活动的情景。
    次句写泡茶的过程。“点处未容分品格”,“点处”指茶末点茶,即将茶末放在开水上冲泡。“分品格”,即辨别每一滴茶汤的品质如何,这两句合起来说,意思是说:茶叶虽小,却不可轻视;点茶时,不能将茶叶分成等级,而应一视同仁,要使每一点茶汤都达到最佳境界。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茶的热爱之情,也表达了他对茶艺的重视程度。
    第三句写饮茶的情景。“捧瓯相近比琼花”,诗人端着茶碗,如同捧着一朵琼花一般珍爱。这句诗描绘了饮茶时的美好景象,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茶的赞美之情。这里的“琼花”并不是真的花朵,而是形容茶汤的颜色晶莹剔透,如同琼玉一般美丽。这种比喻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让人仿佛能够闻到那淡淡的茶香。
    最后一句是对整首诗的总结。“斗茶”是古代的一种习俗,通过比赛茶汤的色、味来评判茶的品质。诗人通过参加这种活动,不仅锻炼了品茗技艺,还领略了古人的生活情趣。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茶叶的重视程度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