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蕉衫戴道冠,菖蒲满案浸清寒。
有钱即买丹砂炼,无病犹将素问看。
连日游山僧共住,频年乞米鹤同餐。
世间不朽非钟鼎,曾与高人静处观。
隐逸
落魄蕉衫戴道冠,菖蒲满案浸清寒。
有钱即买丹砂炼,无病犹将素问看。
连日游山僧共住,频年乞米鹤同餐。
世间不朽非钟鼎,曾与高人静处观。
注释:
落魄蕉衫戴道冠(落魄:形容穷困潦倒的样子。蕉衫:一种用香蕉皮做的衣物,质地粗糙。道冠:道士所戴的帽子,这里用来比喻贫穷的境遇。)
菖蒲满案浸清寒(菖蒲:一种植物名,常用来象征长寿。案:书桌。浸:浸泡。清寒:指清凉、冷峻的氛围。)
有钱即买丹砂炼(丹砂:一种矿物,据说可以炼成长生不老药。炼:提炼。这里指用财富换取丹砂,以求长寿。)
无病犹将素问看(素问:中医经典著作之一,常用于养生保健。看:阅读、研究。指即使没有疾病,也常常研究《素问》等养生之书。)
连日游山僧共住(连日:连续几天。游山:指游览山水。僧共住:僧人共同居住。)
频年乞米鹤同餐(频年:频繁、连续地几年。乞米:请求食物。鹤同餐:像鹤一样共享美食。)
世间不朽非钟鼎(世间:指人世间。钟鼎:古代的一种礼器,象征着权力和地位。不朽:永远存在,不可磨灭。)
曾与高人静处观(曾:曾经。高人:指有高深修养的人。静处观:安静地观察、体味。)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士的生活,表现了他们淡泊名利、超脱尘世的品质和追求自然、注重养生的生活方式。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描写,如“落魄蕉衫戴道冠”、“连日游山僧共住”等,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种种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