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席方相好,儿童且勿哗。
窗蕉鸾曳尾,檐树鹊鸣槎。
有客谈飞屑,无才笔吐花。
倦馀题短句,谁为指瑜瑕。
注释:
- 枕席方相好,儿童且勿哗。
- 窗蕉鸾曳尾,檐树鹊鸣槎。
- 有客谈飞屑,无才笔吐花。
- 倦馀题短句,谁为指瑜瑕。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闲暇之余创作的,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感慨。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人也通过诗句的寓意,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枕席方相好,儿童且勿哗。”诗人用“枕席”比喻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心境,表达了对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儿童且勿哗”则表达了诗人对孩子们的关爱和期望,希望他们能够保持安静,不要打扰到诗人的心情。
颔联“窗蕉鸾曳尾,檐树鹊鸣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窗蕉”象征着宁静、和谐的生活,“鸾曳尾”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檐树鹊鸣槎”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颈联“有客谈飞屑,无才笔吐花。”诗人通过对客人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有客谈飞屑”意味着客人的言谈如同飞絮般细腻而深刻,能够触动诗人的心灵。“无才笔吐花”则表达了诗人对写作技巧的渴望,希望自己能够像花儿一样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尾联“倦馀题短句,谁为指瑜瑕。”诗人通过表达自己的疲惫,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现实的反思。“倦馀题短句”意味着诗人已经厌倦了琐碎的生活琐事,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更有意义的事情去做。“谁为指瑜瑕”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和对于错误的警惕,希望自己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步和完善。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理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