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步荒郊外,杖藜看耨锄。
蓑衣蒙短褐,野饭摘残蔬。
雨过苗花湿,云深草树疏。
敲门无犬吠,何处觅樵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题干为:“对下列这首古诗逐句解读”,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先解释诗句的大意,再指出该句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最后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其表达的情感即可。“缓步荒郊外,杖藜观耨锄。”意思是:慢行在荒野之中,拄着拐杖观赏锄地。“蓑衣蒙短褐,野饭摘残蔬。”意思是:穿着蓑衣披着粗布的衣服,野餐时摘下了剩下的菜叶。“雨过苗花湿,云深草树疏。”“敲门无犬吠,何处觅樵渔?”意思是:雨过后花草沾湿,云雾缭绕树木稀疏。敲门没有狗叫,何处能寻到打柴捕鱼的人?
译文:
我慢悠悠地在荒野中漫步,拄着藜杖观察农夫锄地。
穿着蓑衣披着粗布的衣裳,野餐时摘了些剩下的蔬菜。
经过一场雨,花草沾湿,云雾里草木稀疏。
敲着门却没有狗叫,哪里能找到打柴和捕鱼人?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山水诗。作者描写自己游赏山野田园风光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开头两句写景。“缓步荒郊外”写出了郊野的空旷寂寥,“杖藜观耨锄”点出了作者闲适的心情。第三句是诗人对农事生活的观察。第四、五两句是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感受。第六句是写天气变化后的景象。“雨过”“云深”都暗示了天气的变化;而“苗花湿”、“草树疏”则形象地表现出这种变化给大自然带来的影响。尾联是说:敲了半天门却无人应答,找不到人。这两句既写了环境的静谧,又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之情。
此诗写景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语言平易自然,风格质朴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