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理路达三清,非是寻常取次名。
此语不宗凡见识,笼罗大象显昭明。
傍通照料周遮远,异境凡从智慧生。
言丈室中谁口默,真心传受一般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逍遥咏》,全诗如下:

逍遥理路达三清,非是寻常取次名。
此语不宗凡见识,笼罗大象显昭明。
傍通照料周遮远,异境凡从智慧生。
言丈室中谁口默,真心传受一般平。

逐句注释

  1. 逍遥理路达三清:逍遥自在的境界能够通达至三清(道教中的三位最高神祇),即玉清、上清、太清。

  2. 非是寻常取次名:这并非是普通的随意之名,而是有其深远的含义。

  3. 此语不宗凡见识:这里的“此语”指的是前两句的意境或道理,它不是普通人所能轻易理解的。

  4. 笼罗大象显昭明:比喻这种境界像大象一样庞大而复杂,但通过领悟可以显现出其光明的一面。

  5. 傍通照料周遮远:旁通照顾,关照远方,形容这种境界对万物的包容和关照。

  6. 异境凡从智慧生:在不同于常规的环境中,往往能孕育出智慧。

  7. 言丈室中谁口默:在古代中国,丈室是一种高级别的私人住所,这里用来形容这种境界的崇高和难以言表。

  8. 真心传受一般平:真正的心传,如同平地一样普遍,无需特殊条件就能接受。

赏析
王维的《逍遥咏》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通过描述逍遥境界的广阔和深邃,表达了作者对于超越世俗、追求真理的向往。诗中的“逍遥理路达三清”描绘了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境界,而“非是寻常取次名”则强调了这种境界的非凡和独特。整首诗通过对逍遥境界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以及对超脱世俗、达到自由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