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由人作,修心勿乱为。
邪求无实事,如影定相随。
妄想终成伪,行贪未可知。
天生分异等,道德立尊卑。
日月须明照,声文垂大教。
非言患不及,长顺归仁考。
志广来遐迩,忠臣持节操。
腥膻戎自伏,洞达总机要。
遂性减予忧,玄门境象幽。
躬躬勤政理,化被遍恩流。
省己光阴速,一春度一秋。
输他闲取静,每藉更温柔。
智者审详意,聋听如梦寐。
玄穹平覆载,种种乾坤惠。
烦恼深无岸,量宽苞天地。
眼前一切类,孰非孰为是。
这首诗是一首四言诗,内容主要探讨了善恶、修心、邪求、妄想、行贪等方面的主题。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缘识
- 译义:认识(或理解)到这一点。
- 注释:这里指认识到人的行为和善恶是由人的意识和决定。
- 善恶由人作,修心勿乱为。
- 译义:善与恶都是由人的行为决定的,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秩序。
- 注释:强调个人行为的重要性,以及保持内心平和的必要性。
- 邪求无实事,如影定相随。
- 译义:追求邪恶没有实际成果,就像影子一样永远跟随。
- 注释:比喻追求不正当的事物只会带来负面的结果,如同影子一般无法独立存在。
- 妄想终成伪,行贪未可知。
- 译义:不切实际的想法最终会变得虚假,而行贪婪之事则难以预测。
- 注释:提醒人们要警惕自己的幻想和贪念,因为它们可能导致错误的行为和判断。
- 天生分异等,道德立尊卑。
- 译义:自然决定了人们的不同地位和道德标准,确立了尊贵与卑贱的区别。
- 注释:说明社会结构和等级制度的存在,强调道德和地位的重要性。
- 日月须明照,声文垂大教。
- 译义:日月需要光明照耀,声音文字可以传播伟大的教义。
- 注释:强调知识和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 非言患不及,长顺归仁考。
- 译义:言语可能不足以表达全部意义,长久顺从才能体现出真正的仁义。
- 注释:提醒人们言语只是表达的一部分,真正的品德和行为才是最重要的。
- 志广来遐迩,忠臣持节操。
- 译义:志向远大的人会走到世界各地,忠诚的官员会坚守自己的原则。
- 注释:赞扬那些有远大志向和坚守原则的人,他们的品质值得敬佩。
- 腥膻戎自伏,洞达总机要。
- 译义:血腥的气味能平息战争,深谙道理的人能够掌握事物的本质。
- 注释:用比喻的方式表达战争的解决需要和平和智慧,而理解事物的本质则需要洞察和智慧。
- 遂性减予忧,玄门境象幽。
- 译义:顺应本性可以减少忧虑,玄妙的境界让人感到幽静。
- 注释: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和追求精神境界的重要性,以减少生活中的压力和烦恼。
- 躬躬勤政理,化被遍恩流。
- 译义:亲自努力处理政务,教化遍布各地,恩泽流淌。
- 注释:赞美统治者亲自参与政务并致力于推行教化,使国家受益匪浅。
- 省己光阴速,一春度一秋。
- 译义:省察自己的时间迅速流逝,一年中度过一个秋天。
- 注释:比喻人生短暂,要珍惜每一刻,活在当下。
- 输他闲取静,每藉更温柔。
- 译义:放弃其他事情,选择安静地休息,常常得到更加温柔的关怀。
- 注释:强调放慢生活节奏,享受宁静时光的重要性。
- 智者审详意,聋听如梦寐。
- 译义:明智的人深思熟虑,聋人也像做梦一样听不见。
- 注释:通过对比指出,无论听力是否正常,深思熟虑都是重要的。
- 玄穹平覆载,种种乾坤惠。
- 译义:天空广阔覆盖万物,种种恩惠滋润着大地。
- 注释:描绘了一个宏大的自然景象,强调天地之大,万物之灵。
- 烦恼深无岸,量宽苞天地。
- 译义:烦恼无边无际,但只要心胸宽广就能包容一切。
- 注释:比喻烦恼虽然无穷无尽,但只要心态开放,就能够超越它。
- 眼前一切类,孰非孰为是。
- 译义:所有眼前的事物都相似,谁是谁非呢?
- 注释:提出一个哲学问题,询问我们如何分辨事物的真假是非。
这首诗通过对善恶、修心、欲望、责任、智慧等主题的探讨,传达了作者对道德、责任和内心平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