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溪边卸小舠,似游赤壁步临皋。
溪声忽静霜将下,山意生寒月正高。
举世梦酣庄氏蝶,此时心在屈平骚。
梅花雅有幽期旧,特地吹香满客袍。
【注释】1、徐敬室:作者友人之女。2、赤壁:在今湖北武昌西南长江中,三国时为孙权所筑。3、临皋:即皋亭山,在今浙江德清县西北。4、庄氏蝶:晋代陶渊明《齐谐志》载:“有蝴蝶自南海飞来……其人遂见神仙焉。”此处用“庄氏蝶”比喻入神或入梦。5、屈平骚:屈平,战国楚国诗人屈原的字。骚,指《离骚》。6、幽期:深密约会。7、梅花:指梅花诗。8、雅有:很有。9、幽期:深密约会。10、特地:特意。
【赏析】
此诗作于宋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冬夜,当时作者与友人女儿徐敬室同乘小舟从白石归。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幽远,富有韵味。
首联“落叶溪边卸小舠,似游赤壁步临皋”,写诗人与徐敬室乘船从溪边上岸,漫步到临皋山上的情景。“落叶”二字渲染了寒意,“卸小舠”则点出是冬日,“似游”二字又写出了诗人闲适的心情。“赤壁”即今湖北武昌西南长江中的赤壁矶,相传三国时东吴大将周瑜曾把酒宴歌,赋诗《短歌行》,并作大鼓以助兴。“步临皋”则表明诗人在此赏景、品茶。“临皋”一词,出自陶渊明《归去来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颔联“溪声忽静霜将下,山意生寒月正高”,写诗人观赏秋夜景色的感受。“霜将下”三字,描绘了时间已是深夜,寒气逼人的景象,“月正高”三字,描绘了月亮升得很高,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大地,使人感到十分清爽和宁静。
颈联“举世梦酣庄氏蝶,此时心在屈平骚”,是写诗人观景时产生的想法,也是诗人的感慨。“庄氏蝶”是晋代陶渊明《齐谐志》记载:“有蝴蝶自南海飞来,周武王伐纣,路经斯地,有大人迎路而呼曰:‘善哉!世之真虫也!’旁一老人拊掌而言曰:‘子亦知之乎?夫比干忠谏而剖心,子胥谏而断头,椒聊不晚于菟裘,介葛争长于延陵,若非重瞳之目,岂得妄施其巧乎?”此处“庄氏蝶”比喻那些入神或入梦的人。“屈平骚”则是屈原《离骚》中的诗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这两句的意思是:世间的人们正在酣睡如梦之中,只有屈原才清醒地意识到他的忧国忧民之情。诗人感叹自己与屈原一样,都处在一个沉湎于世俗之中的时代,无法振臂高呼,唤起人们的关注和觉醒。
尾联“梅花雅有幽期旧,特地吹香满客袍”,是说诗人看到梅花盛开,想起与徐敬室的幽期已久,于是特地吹起梅花香来,让香气充满自己的衣襟。这两句的意思是:梅花虽好,但诗人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过它了。因此,当看到它盛开时,就想起了与徐敬室的往事,心中不禁生出许多感慨。同时,他也想到了自己的处境。由于他长期被朝廷排挤、打压,如今只能过着隐居的生活。因此,他决定要像古人那样,追求一种淡泊名利、超脱物外的情怀。最后一句“梅香满客袍”,既是对前一句的总结,又是对全诗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