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隔枝江远,人来蜀道稀。
乱离非复昔,富贵不如归。
戎马心何壮,家山愿莫违。
阿圆从小慧,解叹白云飞。
【注释】
①蜀:今四川一带。②乱离:指战乱。③阿圆:作者的妹妹,字元圆。④解叹:知道怎样叹息。⑤白云:比喻飘浮无定,自由自在的云彩。⑥心何壮:意思是心中豪壮。
【赏析】
《寄蜀二首》是王维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流落蜀地时所作,是组诗中的第二首。前两句以“盗隔枝江远,人来蜀道稀”写自己被隔绝在蜀地的孤独处境。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归乡的愿望。全诗情真意切,意境清远。
第一联“盗隔枝江远,人来蜀道稀”,写诗人被隔绝在蜀地的孤独处境。这两句用笔极为简练,却写得情景俱到,十分耐人寻味。“盗隔”二字,写出了当时政治上的种种矛盾、斗争,诗人也被卷入其中;“枝江”二字则描绘出蜀中地理的特点。“来”字表明了诗人与故乡的联系日益稀疏。“蜀”即蜀州,今四川省广元市东北。“道稀”说明诗人远离故乡,客居他乡的时间很长,而蜀道又非常难行。
“乱离非复昔,富贵不如归。”这两句诗抒发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乱离”二字,既点明时代背景,也暗示了诗人因战乱而远离故土,客居异乡的处境。“非复昔”表明了战乱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破坏和变化,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富贵不如归”,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生活的留恋和向往。诗人认为虽然现在自己已经取得了功名富贵,但是与故乡相比,生活却显得平淡无奇。因此,他决定要回到故乡,过上一种更加宁静、自由的生活。
“戎马心何壮,家山愿莫违。”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戎马”是指战争,“家山”则指的是故乡。诗人身处乱世之中,心中却依然怀揣着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认为尽管现在的自己已经取得了功名富贵,但是与故乡相比还是有些差距。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回到故乡,过上一种更加宁静、自由的生活。同时,他也希望能够遵守自己的诺言,不违背自己当初的愿望。
“阿圆从小慧,解叹白云飞。”这是最后两句诗,写诗人对妹妹的怀念之情。“阿圆”是诗人的妹妹的名字,“解叹白云飞”则是她在小时候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妹妹的深厚感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深。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王维在战乱时期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