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子才非碌碌流,一官将母海滨游。
妙龄意气看长剑,久客风霜叹敝裘。
完璧有怀空慕蔺,着鞭它日定先刘。
岫窗故隐今何在,草棘连云淮楚秋。
诗句释义与译文:
次施子韵:这首诗是次于施子的韵脚,即在施子诗歌的韵律下创作的。
之子才非碌碌流:之子,对某人的称呼,此处指诗人自己。才非碌碌流,意谓其才华非凡,并非平庸无奇。碌碌流,形容平凡、庸俗。
一官将母海滨游:一官,这里可能指的是官职或职位,但更可能是诗人对自己身份的描述。将母海滨游,意谓诗人在海滨边为母亲寻找合适的居所。
妙龄意气看长剑,久客风霜叹敝裘:妙龄,形容年轻有为。意气,指气概、志向。长剑,象征着英勇、豪迈。久客风霜叹敝裘,意谓诗人在外漂泊多年,历经风雨,感叹自己的旧衣已破。
完璧有怀空慕蔺,着鞭它日定先刘:完璧有怀空慕蔺,意谓诗人心中有憾,对蔺相如的故事深感惋惜。着鞭它日定先刘,意谓期待未来某一天能够成为像刘邦那样的英雄人物。
岫窗故隐今何在,草棘连云淮楚秋:岫窗,指山峰间的窗户,这里可能暗指诗人曾经隐居的地方。故隐今何在,意谓诗人的隐居之地已经不复存在。草棘连云淮楚秋,意谓淮河流域的秋天,满目都是草木和荆棘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表达了他对人生、命运和理想追求的思考。诗中“妙龄意气看长剑,久客风霜叹敝裘”两句,展现了诗人的年轻英姿和对生活的感慨;“完璧有怀空慕蔺,着鞭它日后定先刘”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决心;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淮河流域秋天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