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玉帛走稽山,万骑凌江稍北还。
绝塞风烟连魏阙,千官戎服立朝班。
皇图凤历讴歌里,紫色蛙声倔强间。
露布更传原上捷,王师早晚下潼关。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理解诗歌内容,结合注释和题目的要求作答。
【译文】
三年来,我带着礼物到稽山去朝见皇帝,一万骑兵在长江上稍作停留便北还了。
边境的风烟与京城相连,千官戎装站立在朝廷班列。
国家大计、年号纪历,都歌颂赞美于讴歌之中;紫色蛙声,倔强地在水草丛中响起。
露布传遍原野,捷报传来,王师早晚将出潼关。
赏析:
“玉帛”一词,是古代帝王赠送给别国的礼品或使者所持的礼物,这里指进贡的物品。诗一开篇便写到了进贡,“书事”即记事,所以第一句“三年玉帛走稽山”,便是记叙三年来的进贡之事。第二句“万骑凌江稍北还”,则是写进贡的队伍经过江南后,向北返回。这两句是全诗的第一层意思。
“绝塞风烟连魏阙”,第三句写进贡队伍经过边塞,风烟滚滚,连着朝廷的宫阙。这句的意思是说,进贡的队伍从南方来到西北,途经边塞,那里的风烟滚滚,仿佛一直通向皇宫。这一句是全诗的第二层意思。
“千官戎服立朝班”,第四句写进贡的队伍到达朝廷。这里的“戎服”指的是军队的服装。因为进贡的队伍是从南边来的,所以穿着军装。这一句是全诗的第三层意思。
“皇图凤历讴歌里,紫色蛙声倔强间”,第五句写进贡的队伍到达朝廷后的情形。“皇图”指国家的大计、年号纪历,“凤历”即凤凰历,是古代的一种历法,“紫”是紫色,“蛙声”是蛙鸣,“倔强”是形容声音高昂、响亮的意思。这一句是说,进贡的队伍到达朝廷后,都在歌颂赞美皇上的圣明政策,紫色蛙声在高亢地歌唱。这一句是全诗的第四层意思。
“露布更传原上捷,王师早晚下潼关”,第六句写朝廷接到捷报后的反应。“露布”指战报,“原上捷”是指前线的胜利,“王师”指军队,“潼关”是关口,这里泛指潼关一带。这一句是说,朝廷接到捷报后更加欣喜,王师什么时候能够从潼关那边打过来呢!这一句是全诗的最后一层意思。
整首诗写的都是进贡之事,而作者却把进贡写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诗人以丰富的想象,细腻的描绘,写出了进贡队伍的行进情况,以及朝廷的反应,表现了作者对进贡队伍的热情赞扬。